[发明专利]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04914.7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8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占立水;郑永灵;卢艳;刘建;蒋礼萍;陈祖祥;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H1/06;C22F1/0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c4 铝合金 复杂 截面 环形 塑性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超塑性成形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截面环形件作为连接、回转支承环、轴承环等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的大型机械装备上。这类环件服役条件苛刻,对其使用性能要求较高,而且环形件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成形方法很难同时满足环形件的性能和尺寸要求。
超塑性成形技术由于具有变形抗力低、材料塑性高、可以一次精密成形复杂零件等优点而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LC4铝合金超塑性的研究,仅限于材料的拉伸试验中;而在环轧领域中,对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尚未见到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细小均匀晶粒的LC4铝合金坯料来实现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方法,该坯料在一定的应变速率和温度范围内能使LC4铝合金处于超塑性状态,从而在较小的压力下,获得性能和尺寸均符合要求的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一定规格将LC4铝合金下料成棒材;
(2)将上述LC4铝合金进行晶粒细化处理,制备细晶的LC4铝合金坯料;
(3)将上述LC4铝合金坯料,加热到锻造温度后,经镦粗、冲孔、平高度,制成LC4铝合金环坯;
(4)对上述LC4铝合金环坯进行超塑性成形,得到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
上述步骤(2)所述对LC4铝合金晶粒细化处理的方法为:在盐浴中,将LC4铝合金棒料加热到460±10℃保温2小时,水冷;将LC4铝合金棒料重新置于盐浴中,加热到380±10℃保温6小时,水冷;在加热炉中,将LC4铝合金棒料加热到200±10℃,到温后,对其进行变形量≥80%的锻造变形,锻后空冷;再将其加热到460±10℃,保温30分钟,水冷,获得细晶的LC4铝合金坯料。
上述步骤(3)所述LC4铝合金环坯的高度应与最终成形的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高度相同。
上述步骤(4)所述超塑性成形的过程为:先对LC4铝合金环坯进行包套处理,使后续锻造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下;将LC4铝合金环坯加热至510℃,保温一段时间后,装入环轧机;将轧环机的主辊转速调至1.0rad/s,在480℃~510℃的温度下,以最大为2.6mm/s的进给速度将所述LC4铝合金坯料经轧制成形,获得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
进一步地,最大进给速度的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
v0为最大进给速度;
ε为LC4铝合金超塑性变形允许的最大应变速率;
V为LC4铝合金环件的总体积;
μ为LC4铝合金在锻造温度时的摩擦系数;
v1为主辊的转速;
R为主辊的半径;
h为环件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LC4铝合金复杂截面环形件的超塑性成形方法,“在盐浴中,将LC4铝合金棒料加热到460±10℃保温2小时,水冷;将LC4铝合金棒料重新置于盐浴中,加热到380±10℃保温6小时,水冷;”能够产生粗大的η相粒子,随后锻造时,在这些粒子周围就会产生强烈变形的、由细小位错胞构成的变形带,能够增加后续“加热到460±10℃,保温30分钟,水冷”过程中的形核率,使晶粒被强烈细化。经测试,该LC4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大小为6.8μm(符合LC4铝合金超塑性要求的小于10μm),且均匀分布。LC4铝合金经过晶粒细化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延伸率,降低流动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4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