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3976.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兵;雷鸣;高家隆;朱华勇;沈林成;相晓嘉;王祥科;周典乐;尹栋;方强;欧阳国生;向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0 | 分类号: | B64C31/00;B64C3/5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通用飞行器领域,特指一种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驾驶飞行器在飞行器家族中的发展壮大,其在信息化条件下表现出的多用途能力和便捷性备受重视,而无人机的使用又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人员的参与。不过,传统无人机存在如下问题:
1、体积相对较大,不方便携带。目前国际上几款主流的无人机都不适合单人携带。
2、普遍采用滑跑起飞方式,受限于地形。对于普通的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通常至少需要20~30米的距离。如果起飞地点为山地或者丘陵,便无法正常起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便于携带和起飞的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包括前翼、平尾尾翼、V型尾翼、折叠桨、机身及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安装于机身的前部,所述折叠桨连接于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前翼安装于机身的中部,所述平尾尾翼和V型尾翼安装于机身的尾部,所述前翼和平尾尾翼均通过折叠机构与机身相连,以在携带和弹射时呈收缩状态且在飞行时机翼呈展开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一对翼板及机翼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与机身固定,所述上限位板用来与下限位板配合使用,所述上限位板的中部开孔通过轴与下限位板上的开孔相连;所述翼板连接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的轴上,所述翼板用来连接前翼或平尾尾翼;所述机翼限位板连接于翼板上,所述机翼限位板上设有弧面,位于其内边缘的弧面与支撑板或上限位板接触以避免机翼在径向上的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翼板上开设用于粘连碳棒的安装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来与上限位板或下限位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挖空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桨的若干个叶片均与动力件的转轴之间通过轴承和转轴相连以实现折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尾翼处设有尾翼折叠机构,所述尾翼折叠机构包括支撑座和铰接件,所述V型尾翼通过铰接件与支撑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件内设置有扭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可以将机翼折叠至机身,使之适用于单人携带,便于携带和起飞的,可以适应复杂条件下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折叠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尾翼折叠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折叠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动力件;2、折叠桨;3、下限位板;4、支撑板;5、机翼限位板;6、翼板;7、第一轴;8、第二轴;9、上限位板;10、第三轴;11、第四轴;12、铰接件;13、支撑座;14、V型尾翼;15、前翼;16、平尾尾翼;17、机身侧壁;18、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包括前翼15、平尾尾翼16、V型尾翼14、折叠桨2、机身18及动力件1,机身18采用KT板制成,动力件1安装于机身18的前部,折叠桨2连接于动力件1的输出端,可在动力件1的驱动下旋转提供飞行动力。前翼15安装于机身18的中部,平尾尾翼16和V型尾翼14安装于机身18的尾部,前翼15和平尾尾翼16均通过折叠机构与机身18相连,在携带和弹射时呈收缩状态,在飞行时机翼呈展开状,不仅能够实现便于携带和弹射,还可以避免复杂结构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和对整机重量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3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