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2464.8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辰和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炭焙工艺。
背景技术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茶叶烘焙的目的在于通过明火高温促使芳香烃氧化产生香气,使茶叶香气变得纯正,通过增加温湿度自动感应装置可有效控制炭焙过程的稳定性;炭焙完成后再通过机焙的低温长焙,进一步促使茶叶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的形成,此外还有利于促进糖的焦化作用,产生麦芽糖的甜味。炭焙后的茶叶无需低温保存,常温即可。目前,茶叶烘焙的方式有数种,如用焙茶机、电焙笼等,而炭焙是令人瞩目的烘焙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败,会使茶叶品质劣化,成品带烟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风味的优点,并使茶叶得到较长久的贮藏,仍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
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一般通称轻火茶为生茶,中火茶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为熟茶。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制作时烘焙的次数及时间的多寡与长短而言,而现在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大多对焙茶工艺的投入不够,消费者买茶后,若要改变茶汤味道,或要储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叶的后半段烘焙,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非专业人士对于茶叶的烘焙,很难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受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优化二次炭焙工艺参数,科学方便,便于储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包括:采摘、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炭焙、制成毛茶包装后存放,其中,所述的炭焙的步骤是:
(1)第一次烘焙:在温度45℃~55℃、湿度60%~80%、CO2浓度为700PPM~800PPM条件下,加热4.5小时~5.5小时;
(2)静置:第一次烘焙后静置冷却2小时~3小时;
(3)第二次烘焙:在温度90℃~100℃的条件下,经过6小时~12小时的烘焙,然后将温度降低至60℃~70℃再进行15小时~24小时的烘焙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使CO2稳定在700PPM~800PPM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采摘过程为: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采茶,取其手法细腻柔和,不伤茶叶;同时,在阴天采集,以中和茶叶的阳气,便于炒制杀青。
进一步的,所述晒青过程为: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5cm至20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至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摇青过程为:将晒青后萎凋青叶放置在室内温度为15℃到20℃,湿度为50%~55%的通风环境中,取0.3~0.5kg的萎凋青叶薄摊于水筛上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再轻摇2秒至3秒后静置,重复10次。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过程为:将摇青后的茶叶放置在50℃~60℃时,用手工不停地翻拌,使茶叶叶态干软。
进一步的,所述揉捻过程为:将杀青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进一步的,所述毛茶包装后存放的条件为:在温度为0℃,含水量为3%~4%的条件下避光保存;或在室温阴凉条件下避光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茶叶炭焙工艺,运用CO2检测设备对茶叶的炭焙过程进行调控,优化炭焙工艺参数,制得的茶叶便于储存,同时提高了茶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茶叶炭焙工艺,制作方法如下:
(1)采摘:每年3至5月份间,由18岁至20岁的未婚少女在阴天手工采摘开面三叶的茶叶新梢芽叶。
(2)晒青:将人工采摘的茶叶新梢芽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叶的厚度的15cm,通风散热,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辰和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辰和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2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壳式蒸汽渗透膜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涂装漆雾捕集净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