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纳米片及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钛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01806.4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莹;高相东;李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B82Y4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多孔 结构 氧化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片及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钛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轻的固体,其孔隙率可高达99.8%,孔洞尺寸在1~100nm,比表面积可高达1000m2/g,体积密度可在3~500kg/m3之间变化,是一种高技术、绿色环保、高效的节能保温材料,其热导率常温常压下最低可达0.015W/(m·K)),是目前所知固态材料中热导率最低的一种。由于气凝胶的独特结构和性能,该材料可望在航空、航天、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以及隔声、减震、防爆、环保、储能等广泛的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2007年8月19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气凝胶将是改变世界的材料”。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通常有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型,不仅作为钛白粉和消光剂,在油漆、搪瓷等领域有大量的应用,而且作为半导体和光触媒材料,在室内空气净化、废水治理、PM2.5治理、化妆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氧化钛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纳米多孔材料,其独特的孔结构及半导体光电活性使其在催化、催化剂载体、电极、吸附、保温隔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电极方面,氧化钛气凝胶可用做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可负载更多的染料,从而提高光激发电子密度和电池效率;在催化方面,氧化钛气凝胶可广泛用于光催化空气、水提纯及其他基于光催化氧化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等领域。
氧化钛气凝胶的制备一般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工艺复杂,危险性较大,成本高。但采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纯的氧化钛气凝胶非常困难,由于钛醇盐活性高、钛醇盐胶凝过程复杂等种种因素,采用常压干燥方法难以获得具有良好微观结构及较低密度的氧化钛气凝胶材料。国内外关于氧化钛气凝胶的制备已有若干报道。中国专利200610024301.3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光催化材料的二氧化钛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非钛醇盐与含水溶剂配成前驱体,再与环氧化物混合,可在短至数分钟内得到钛氧化物块状醇凝胶,并经老化,超临界干燥、焙烧处理等手段得到氧化钛气凝胶粉体或块体。中国专利201310012851.3公开了一种在前驱体溶液中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螯合剂以及干燥控制剂来制备氧化钛气凝胶的方法。中国专利201310459800.5公开了一种苯胺-丙酮原位生成水法控制溶胶-凝胶过程制备氧化钛凝胶,再通过老化,溶剂替换和超临界干燥工艺,获得高比表面积、可控性好的块状氧化钛气凝胶的方法。中国专利201310755307.8公开了一种常压下制备疏水氧化钛气凝胶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氧化钛凝胶进行溶剂交换后,再在六甲基二硅胺烷的环己烷溶剂中进行疏水改性,从而可在干燥盒冷却后得到疏水氧化硅气凝胶。
虽然关于氧化钛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已有大量研究,但目前人们还无法实现在同一氧化钛气凝胶中同时获得多种形貌的多级结构气凝胶。该类多级材料气凝胶不论在比表面积和电子传导特性等方面都比传统氧化钛气凝胶有显著提高,从而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光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制备该类材料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填补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在同一氧化钛气凝胶中同时获得多种形貌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纳米片及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钛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钛气凝胶,所述氧化钛气凝胶具有纳米片及纳米多孔结构,所述氧化钛气凝胶的BET比表面积为50—300m2/g。
较佳地,在所述氧化钛气凝胶中,纳米片的厚度为3—50nm,纳米孔的孔径为1—100nm,气凝胶的孔隙率为50—98%。
较佳地,所述氧化钛气凝胶的密度为0.3—1.5g/cm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氧化钛气凝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有机钛源、醇混合并用酸调节pH至1~5得到A液;
2)将醇、水、氨基试剂混合并用酸调节pH至1~5得到B液;
3)将步骤1)制备的A液和步骤2)制备的B液混合,搅拌至沉淀物消失后静置,得到二氧化钛凝胶;
4)将步骤3)中制备的二氧化钛凝胶下老化;
5)将步骤4)制备的经老化的二氧化钛凝胶破碎后,与醇混合后老化,得到二氧化钛醇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1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