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杆箱包的按钮控制式刹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96162.4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2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鲁玉军;许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箱包 按钮 控制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包制动刹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箱包拉杆把手处的压钮控制箱包刹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箱子,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广泛使用。现在,无论是对于常年奔波忙碌的商务人士,还是喜欢旅游的人们,亦或是外地求学的莘莘学子,装有拉杆和滚轮的拉杆箱成了人们出行和旅游必备的工具。出门乘车拉上它,既方便又美观时尚。但是拉杆箱在行进中需要停止时可能仍会自动向前滑动,而且有时拉杆箱收起放置时仍会出现滑移现象,目前市场上有带有刹车装置的拉杆箱一般是通过脚踩的方式来开启或者关闭轮子的制动控制,这种制动方式实际操作中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拉杆箱包能够在行进中及时制动,以及停放后箱包可能会出现滑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杆箱包的按钮控制式刹车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滑槽座、压钮、手刹拉线、可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二滑块、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铆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按钮孔、按钮、第二弹簧、刹车结构等,上述压钮结构部分的部件均安装在拉杆把手腔内,所述压钮设置在所述把手下方,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连接在一起,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把手与滑槽座上,并将滑槽座置于把手腔内顶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都安装在滑槽座滑槽内,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接在一起,两根手刹拉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滑槽座头尾两侧,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另一端与箱包底轮上安装的刹车结构中的刹车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把手腔底部。
进一步的,固定在滑槽座左端的第一手刹拉线的拉线与右侧的第二滑块连接,而固定在滑槽座右端的第二手刹拉线的拉线与左侧的第一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滚轮安装固定在拉杆箱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固定在拉杆箱的固定杆上,且左右呈对称分布,第一、第二手刹拉线两端分别通过蛇形绕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按钮,第二弹簧以及固定第二弹簧的支撑架组成按钮自锁装置,所述支撑架一端与压钮相连,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并且安装于把手腔内。
进一步的,当未按下压钮时,此时第一弹簧未被压缩,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距离较大,此时手刹拉线处于紧绷状态,此时行李箱被刹车;手握住把手的同时按下压钮,此时第一弹簧被压缩,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变小,手刹拉线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行李箱解除刹车状态,并且当压钮压下去的同时,与压钮相连的按钮自锁装置自动将压钮固定保持在压下的状态;需要解除行走状态时,按下把手前后的按钮,则压钮被弹出,此时第一弹簧不再压缩,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距离增大,手刹拉线又处于紧绷状态,行李箱重新被刹车。
进一步的,当伸缩拉杆伸出时,第一滚轮在第二滚轮的上方,拉线未折叠;当伸缩拉杆缩回时,第一滚轮在第二滚轮的下方,拉线折叠起来。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刹车结构为可用于单向轮行李箱的刹车装置,或者为既可用于单向轮又可以用于万向轮的刹车装置。
本发明的拉杆箱包的按钮控制式刹车装置是一种改装容易,不影响箱包整体布局的压钮控制式刹车装置,使得改装后的箱包可以及时按压压钮进行制动,并且在收起拉杆停放时可以自动启动刹车装置,防止停放后箱包出现滑移。有益效果如下:1.实现拉杆箱包行动中的及时制动;2.防止了拉杆箱包收起停放后的可能滑移;3.改装简单,不影响箱包的整体结构和美观;4.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拉杆箱按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拉杆伸出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拉杆箱按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拉杆缩进去时的示意图);
图3是压钮部分滑槽滑块及其位置关系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自锁按钮装置结构及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拉杆箱包底轮部分的一种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拉杆箱包底轮部分的另外一种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也适用于万向轮);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6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钩机
- 下一篇: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