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包衣的水飞蓟宾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5059.8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江南;黄治民;朱源;徐希明;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9/48;A61K31/357;A61K47/32;A61K47/10;A61K47/38;A61P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包衣 水飞蓟宾缓释微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缓释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口服水飞蓟宾口服缓释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naum(L)Gaenrt)自古就是保肝的良好药物,水飞蓟素是从水飞蓟中提取的有效混合物的总称。水飞蓟宾(SLB)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水飞蓟宾在药理上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保肝,抗氧化,抗炎,抗癌和心肌保护作用。显著维护肝细胞、维持肝功能,降低血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中毒、肝硬化、急慢性肝炎等,是目前公认的疗效确切显著的保肝药物。[参见:Ref.1Dixit N,Baboota S,Kohli K,et al.Silymarin: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aspects and bioavailability enhancement approaches[J].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7,39(4).Ref.2Javed S,Kohli K,Ali M.Reassessing bioavailability of silymarin[J].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2011,16(3).Ref.3Deep G,Agarwal R.Antimetastatic efficacy of silibinin: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against cancer[J].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2010,29(3):447-463.]
过去几十年对于水飞蓟宾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水飞蓟宾因其疏水性而在体内吸收较差,但代谢较快,口服时,达峰时间一般在2-4h,半衰期在6h左右,仅有20%-50%的药物在胃肠道被吸收,因而体内生物利用度较差。国内外研究水飞蓟宾的文献报道显示,许多新型制剂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水飞蓟宾的生物利用度,常见的方法为:物理化学增溶方法(如微粉化技术,磷脂复合物以及制备成相应衍生物等);缓控释药物传递系统(如骨架型制剂、渗透泵制剂等);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如脂质体、纳米粒等)等,各种制剂层出不穷,虽均能很好地提高药物使用率,增加生物利用度[参见:Ref.1Yan yu X,Yun mei S,Zhi peng C,et al.Preparation of silymarinproliposome:a new way to increas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silymarin in beagle do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6,319(1):162-168.Ref.2Mu gan D,Xiao ying L,Li C,et al.Preparation of silibinin self-micro emulsifying capsule and its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rats[J].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12,2:016.Ref.3Webb C B, 。但是从未见通过双层包衣的方法制备水飞蓟宾缓释微丸的报道。
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关于水飞蓟宾的制剂或应用专利已达300余项,本课题组就已发表多篇关于水飞蓟宾相关制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对水飞蓟宾的研究较为广泛而深入,因而有较为良好的基础。[参见:Ref.1徐希明,余江南,沈松,等.高效口服水飞蓟宾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2006,CN101164537B Ref.2余江南,徐希明,朱源,等.水飞蓟宾前体多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2007,CN101199510B Ref.3余江南,徐希明,李强,等.水飞蓟宾二聚体自乳化微乳制剂及其制法[P].中国发明专利,2010,CN101185637B]
在我国,市售水飞蓟宾制剂以水飞蓟素和其相应磷脂复合物为主,如天津天士力的水林佳,德国马博士的利加隆以及中兴药业生产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但上述制剂均属于普通制剂,仅单纯增加了药物的溶出进而增加体内生物利用度,并没有缓释作用,患者顺应性差,且现在市售产品中并未见缓释效果良好、受到业内推崇的水飞蓟宾口服缓释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5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