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器防尘罩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91542.9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芝;陈宋兵;乔斌;梁油江;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器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行驶系统悬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防尘罩。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重要零部件。汽车车身和车轮振动时,减震器内的液体在流经阻尼孔时的摩擦和液体的粘性摩擦形成了振动阻力,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并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从而达到迅速衰减振动的目的。因此减震器对于车辆操纵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减震器缸筒外部安装有一重要部件,即防尘罩。防尘罩的功能是保护减震器活塞杆、油封、缓冲块等内部件免受或少受外界灰尘泥沙的污染,避免灰尘泥沙进入这些内部件中对减震器功能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减震器功能失效。为使防尘罩在车轮上下跳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对减震器起到防尘作用,防尘罩需要具有轴向尺寸可大比例变化的能力。
现有的防尘罩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筒式,结构见图1;另一种是褶皱结构,见图2。筒式结构防尘罩一般采用PP等可塑性材料,该类材料硬度高,强度也较高,受到外力作用不容易发生径向变形或破损,但是由于基材较硬,这种防尘罩不能满足轴向尺寸伸缩变化,所以一般轴向尺寸较小,所起到的防尘作用非常有限。褶皱结构的防尘罩通常使用橡胶或TPE等为原材料,该类材料硬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配合主体部分的褶皱结构,防尘罩即可以实现轴向尺寸伸缩变化。但是由于基材较软,防尘罩径向强度也较低,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径向永久变形或破损,而当防尘罩发生径向变形或破损后接不能有效起到防尘作用,从而造成减震器受泥沙污染最终导致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减震器防尘罩结构的不足,设计一种轴向尺寸可大比例变化,同时具有足够的径向强度的减震器防尘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器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至少三段由外向内依次相套的套筒,分为上段套筒、下段套筒和连接段套筒,三段套筒在端部设有向内或向外的钩扣,上段套筒内径最大,其次是连接段套筒,下段套筒内径最小,后两段可全部收缩进上段套筒,或全部伸出,通过钩扣内外相扣依次相互连接。
该防尘罩由于上段内径最大,连接段和下段内径逐渐变小,以保证可轻松将三个部分组装起来。三个部分相互连接的部位均有钩扣结构,可以保证防尘罩在最大拉伸状态时起到限位和连接的作用。防尘罩装配至减震器上后,由于自重作用,自然处于最大拉伸状态,此时防尘罩具有最大的轴向尺寸,可有效起到防尘作用。而在某一部分遭受外力而破损后还可将该部分拆解出来单独对该部分进行更换。
优选地,所述钩扣可以为在端部一体形成的环向的间隔翻边结构,这样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现。
而更好的是一整圈U型翻边结构,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所述三段套筒的材料均采用可塑性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防尘罩具有轴向尺寸大比例变化的特点,可以在车轮上下跳动的全程中对减震器起到防尘作用,保护减震器内部零件免受外界泥沙侵袭,提高减震器使用寿命。
2、防尘罩采用多段组合结构,某一部分受外力作用发生破损后,可对该部分进行单独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3、防尘罩采用塑料材料制造,硬度较高不易发生径向变形和破损,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筒式结构防尘罩示意图;
图2是传统褶皱结构防尘罩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防尘罩的钩扣结构局部(I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新型防尘罩环钩结构3D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段,2-连接段,3-下段,a-上钩扣结构,b-下钩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参见图3,本发明提出的减震器防尘罩由以下3个部件组成:上段套筒1、连接段套筒2、下段套筒3,三个部分内径依次减小,在组装过程中先将下段套筒3套入连接段套筒2中,再将连接段套筒2和下段套筒3的组合体套入上段套筒1中,三段套筒在端部都设有向内或向外的钩扣,如上钩扣结构a或下钩扣结构b,上钩扣结构与下钩扣结构相互扣合形成钩扣结构的配合,参见图4,在三个部分的钩扣结构作用下,三段可以可靠连接起来。
参加图5,如上钩扣结构a,其是在圆柱套筒下端部的内侧壁形成一圈翻边,且“U”型口朝上。所谓的下钩扣结构b,其是在圆柱套筒上端部的外侧壁形成一圈翻边,且“U”型口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气囊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车用芯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