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天然矿土合成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270.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韶晖;陈晶晶;冷一欣;钟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天然 合成 原子 磷酸 分子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天然矿土合成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常用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主要以传统化工产品为原料,虽然工艺成熟,产品质量高,但随其它行业对高活性原料的需求增加,制备分子筛所需的含硅、含铝原料和碱的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高,分子筛的制备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其日益广阔应用领域的要求,这些问题制约了分子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富含硅铝的天然矿土原料。以天然矿土合成沸石,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天然矿土资源,为分子筛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以天然矿土为原料合成的分子筛主要类型有硅铝分子筛、硅磷铝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而目前大多数专利和文献中提到的天然矿土是市售的天然矿土,已经过除铁和其他金属元素等的处理。
在专利或文献利用天然矿土合成分子筛时,天然矿物中存在的金属矿物质大多作为杂质除去而不被利用。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工过程浪潮的兴起,化工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原料,合理利用原材料、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生产目标产品已是大势所趋。充分利用天然矿土资源,可作为应用天然矿土合成分子筛这一领域的新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通过天然矿土来制备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MeSAPO分子筛)的工艺,杂原子磷酸铝分子筛是指:金属矿物质(Me)掺杂的磷酸铝分子筛,
工艺为:利用天然矿土提供分子筛所需的硅源、铝源和掺杂型金属矿物质源,经水热晶化制备MeSAPO分子筛。
具体操作为:
(1)对粉碎后的天然矿土,进行酸化提纯或煅烧活化处理,
天然矿土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铝土和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粉碎后的天然矿土是指天然矿物的粉末,粒径小于100μm,优选在1~50μm,粒径太大不利于晶化反应,
上述酸化提纯的操作为:将天然矿土于25℃—6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10%的硫酸溶液中(硫酸溶液与天然矿土的质量比为8:1)静置或磁力搅拌4h后,使用蒸馏水对天然矿土洗涤至中性(pH值为6.0~7.0)后,于105℃下烘干天然矿土,
上述的煅烧活化处理是指:将天然矿土于700℃—750℃下煅烧2h,自然冷却;
(2)将步骤(1)中酸化或活化过的天然矿土与辅助铝源(添加或不添加)、磷源、氟离子(添加或不添加)、水和结构导向剂(以下用SDA表示)配制成料浆;料浆中各成分和水的摩尔配比为nSi:nAl:nP:nF:nMe:nH2O=0.05~0.5:0.5~1.5:0.5~1.5:0~0.5:0.003~0.2:25~100,结构导向剂和硅、磷、铝元素之和的摩尔比为nSDA:(nSi+nAl+nP)=0.2~1.0,
在制备合成料浆的过程中,将酸化或活化过的天然矿土先与磷源混合,对体系的晶化具有一定的帮助,
其中,Me代表天然矿物中的掺杂型金属矿物质,如镁、铁等金属,且掺杂在的天然矿物中的金属矿物质由天然矿土本身提供,具体配比根据天然矿土中所含的金属含量而定,
本发明中分子筛结构单元中硅源由天然矿土提供,铝源由天然矿土提供部分的铝源或全部铝源,剩余部分由辅助铝源提供,因此步骤(2)中,需要根据天然矿土中硅铝的摩尔比值选择添加或不添加辅助铝源,天然矿土中硅铝的摩尔比nSi:nAl=0~1,不添加辅助铝源;nSi:nAl=1~5,添加辅助铝源,
辅助铝源为拟薄水铝、氢氧化铝、活性氧化铝、异丙醇铝或铝矾土,且保证料浆中的活性硅铝摩尔数之比(Si/Al)在0.1~1.0之间,优选在0.2~0.5之间;
步骤(2)中,磷源为磷酸、磷酸铝或者磷酸三乙酯,且保证料浆中的磷铝摩尔数之比(P/Al)在0.5~1.5之间,优选在0.8~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