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83527.X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君;石迎;闫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86;C12N15/34;C12N15/41;A61K39/12;A61P31/20;C12R1/9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周东萍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鸭坦布苏 病毒 感染性 克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其特征在于,该感染性克隆毒株是亲本毒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的克隆毒株,其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全基因序列,该感染性克隆毒株是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方法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遗传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分段扩增、分段克隆、以及融合PCR,获得含有转录启动子序列的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的全长cDNA;
将所述cDNA经体外转录获得RNA,再将该RNA转染细胞并从细胞上救获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的感染性克隆毒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启动子为T7启动子。
4.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全基因组序列中的部分核酸片段:SEQ ID NO.1序列中第3656-6353位核酸片段、第6216-9775位核酸片段、第9753-10991位核酸片段、第3656-9775位核酸片段、或第3656-10991位核酸片段。
5.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包括SEQ ID NO.1所示鸭坦布苏病毒强毒株FX2010全基因组序列的第1-1512位核酸片段、第1397-2896位核酸片段、第2643-4020位核酸片段、或SEQ ID NO.1序列5’端还加设有转录启动子的全基因序列。
6.一种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段扩增鸭坦布苏病毒全基因组的各DNA片段;
将部分DNA片段分别克隆至载体,然后经亚克隆获得含有覆盖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第3656-10991位核酸序列的重组载体;
通过融合PCR获得含有转录启动子序列的鸭坦布苏病毒的全长cDNA;
将所述cDNA经体外转录获得RNA,再将该RNA转染细胞并从细胞上救获鸭坦布苏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毒株。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疫苗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作为病毒载体的应用。
9.一种重组鸭坦布苏病毒,其特征在于,该重组病毒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性克隆毒株的E基因替换为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株的E基因而构建成的重组鸭坦布苏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5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