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襟翼可靠性试验的载荷随动加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067.0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超;喻天翔;李浩远;宋笔锋;崔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襟翼 可靠性 试验 载荷 加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可靠性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襟翼可靠性试验的载荷随动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
襟翼机构是飞机的重要增升装置,其主要用于延缓机翼上的气流分离,提高了飞机的临界迎角,并增大机翼的升力系数。襟翼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飞机飞行安全,为暴露襟翼机构的潜在失效模式,并提高其可靠性水平,必须对襟翼机构进行可靠性试验;而襟翼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气动力载荷是影响其运动功能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另外,襟翼机构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和功能原理复杂,因此襟翼气动力载荷的随动加载就成了其可靠性试验的核心内容。
现有技术中,在论文《飞机结构可动翼面试验加载方法》中提出了双作动筒加载方案,翼面运动过程中,翼面位置传感器实时读取翼面位置信息,控制系统根据翼面位置信息及其与各作动筒压力的曲线关系实时调整各个作动筒液压压力的大小,使各个作动筒合力的大小、方向与所需加载的载荷相吻合。其缺点是:(a)能实现的随动加载范围较小,不适用于襟翼、舱门等需实现较大范围收放的运动机构;(b)每个加载点均需安装一套随动加载系统,难以适应较多加载点的情况。
中国第201210528949.X号专利、第201120541107.9号专利、第201120000929.6号专利等提出了移动作动筒方案,其功能原理相近,能较好地适应较大范围加载的情况,但其缺点为:(a)不能分别控制各个加载点所受载荷的方向;(b)若要满足大范围随动加载的要求,则需要较大长度的液压作动筒,适用性较差。
中国第201110430890.6号专利设计了一种基于伺服电机和钢索的随动加载系统,但该方案仅能控制载荷的大小和方向,不能控制载荷作用点,仅适用于单点简单载荷的加载。该方案的圆柱式导杆强度和刚度低,导杆与滑块为滑动摩擦且接触面过短,难以承受较大的倾覆力矩,易造成卡滞故障。另外,该方案的导杆竖直放置,大范围随动加载情况下所需的导杆长度较长。由此,该方案难以适应飞机襟翼等承受复杂大载荷的大范围随动加载情况。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襟翼可靠性试验的载荷随动加载系统,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机襟翼可靠性试验的载荷随动加载系统,其包括承重墙,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支撑构件、载荷加载调整单元、载荷检测与调整单元,其中,
襟翼安装在机翼上,机翼在其翼根处安装在承重墙上;
上述支撑构件包括两根立柱和横梁,其支撑上述载荷加载调整单元、载荷检测与调整单元;
上述载荷加载单元包括力矩电机、钢索,上述力矩电机设置在上述支撑构件上,对襟翼施加作用力,上述钢索与力矩电机连接,将加载力传导至上述载荷检测与调整单元;
上述载荷检测与调整单元,其包括角度传感器、滑轨组件和滑车组件,上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于襟翼相连接的扭力杆上,实时检测襟翼的角度,并传输至一控制器中,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载荷检测与调整单元动作;
上述滑车组件设置在滑轨组件上,并且滑车组件与上述钢索连接,上述滑轨组件与上述支撑构件连接。
进一步,上述滑轨组件包括一滑轨、两个滑车、两个伺服电机、两根丝杠、两个线位移传感器,上述滑轨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伺服电机、一根丝杠和一个线位移传感器;
上述伺服电机通过丝杠驱动滑车沿滑轨运动;
上述限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滑车在滑轨上的位置。
进一步,上述滑车组件包括丝杠螺母、滑轮、滑车主体以及滚轮,上述滑车主体上端安装有丝杠螺母,用于与丝杠连接;其下端安装有滑轮,用于绕过上述钢索;上述滑车主体两侧分别安装有4个呈矩形布置的滚轮,各滚轮的内侧设置有凸缘。
进一步,上述滑轨由3个横截面为“T”形的构件组合而成,并形成两个条形槽;两个滑车分别安装在滑轨的两个条形槽内。
进一步,上述钢索的一端通过杠杆机构与襟翼连接,钢索与杠杆机构之间安装有拉力传感器;
上述钢索的另一端分别绕过滑车和滑轮,最终连接到绞盘上,上述绞盘由力矩电机驱动。
进一步,还包括一襟翼驱动电机,其安装在上述承重墙上上,通过扭力杆驱动襟翼运动。
进一步,上述立柱和横梁构成“门”形支撑结构,并分别由两根槽钢等型材焊接而成,横梁上安装有滑轮。
进一步,上述滑轨在其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滑轨接头呈倾斜方式安装于上述支撑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余热的旋风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离心机及其电机转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