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80545.2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4018139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张强;张孟孟;武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23C18/36 分类号: C23C18/36;C23C18/40;B22F1/02;B82Y40/00;B82Y30/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牟永林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空心 ni fe cu 复合 镀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微珠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波危害人体健康,对精密电子仪器、航空电子产品、导航设备、科学测量、医疗保健及重要工程的电子系统造成电磁干扰,同时容易造成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机密信息的泄露,因此必须对电磁波采取相应的屏蔽和防护措施。

导电涂料是电磁屏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银粉、铜粉、镍粉、碳粉是导电涂料中最广泛使用的导电填料,但它们密度大、易沉降。因此常选用质轻价廉的空心微珠为芯材,在其表面包覆耐腐蚀、导电性好的导电膜层,如镀银、镀铜、镀镍等,代替银粉、铜粉、镍粉等作为导电填料,可降低材料比重,得到轻质导电涂料。

若在空心微珠表面包覆复合镀层,内层为非晶软磁材料,外层为高导电材料,也具有轻质特性。非晶软磁材料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磁导率高,从而具有良好的低频磁屏蔽作用,同时在中高频电磁屏蔽中对电磁波高吸收、低反射。高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导率高,对中高频电磁波高反射。此外独特的层状结构引入了多个界面,从而增强了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多次反射。因此空心微珠复合镀层具有轻质、提高电磁屏蔽、实现宽频屏蔽的作用,同时还可应用于吸波领域。专利CN202399593U报道了一种红外-微波-红外隐身空心微珠复合涂层,实际上仍为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覆单层金属。CN102504758A报道了一种空心多层核壳材料,但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范畴,与本发明金属-金属材料所属领域不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在空心微珠表面包覆金属层一般采用化学镀法,相对于其他表面包覆方法(如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溶胶凝胶等),化学镀法可以制备出其他方法无法制得的材料,可在任意复杂形状的零部件、金属或非金属基体上获得连续、厚度均匀的镀层。专利CN102311233A、CN1792928、CN102010136A等报道了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Cu、Ni-P、Ag等金属的制备方法,相对于在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单元或二元金属而言,化学镀Ni-Fe-P三元合金更不易沉积,对前处理和化学镀液要求更高,此外,它们均为化学镀覆单层镀层。本发明在空心微珠/Ni-Fe-P表面继续包覆Cu镀层,工艺简单,无需前处理工艺,最终制备得到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由内至外的组成为:基体空心微珠、非晶Ni-Fe-P软磁镀层和纳米Cu导电镀层。

本发明的空心微珠复合镀层从内至外形成了三个界面:空腔内半真空空间与空心微珠球壁、空心微珠球壁和Ni-Fe-P镀层和Ni-Fe-P镀层和Cu镀层。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兼具两单镀层特性,同时增加了界面,有利于宽频屏蔽并提高材料电磁屏蔽性能。

上述的一种空心微珠/Ni-Fe-P/Cu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清洗:以NaOH和Na2CO3为原料配制碱性清洗液,配制后的碱性清洗液中NaOH的浓度为10~30g/L,Na2CO3的浓度为15~40g/L,将粒径为1~100μm的空心微珠加入到上述碱性清洗液中,在温度为20~40℃下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清洗20~50min,静置取上层漂浮玻璃微珠,然后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清洗1~3次至溶液为中性,最后在温度为40~70℃的干燥箱内干燥30~70min,得到表面干净、粗化的空心微珠;

二、敏化:以质量浓度为37%的浓HCl为原料配制浓度为20~50mL/L的稀盐酸溶液,然后加入SnCl2,搅拌至SnCl2全部溶解,配制敏化液,配制后的敏化液中SnCl2的浓度为8~20g/L,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表面干净、粗化的空心微珠加入上述敏化液中,在温度为20~40℃下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20~7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清洗1~2次后抽滤,得到敏化后的空心微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0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