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介质厚铜箔多层电路板印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9625.8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鸿运通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介质 铜箔 多层 电路板 印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印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超薄介质厚铜箔多层电路板印制工艺。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一般工艺目前一张覆铜箔板就可加工,但市场上覆铜板外层铜箔厚度只有108um,若在此基础上按传统方法进行电镀増厚至280um,是不可能完成的,最大的阻碍是电镀铜的平整性及阻焊印刷的制作难度,阻焊印刷对铜箔的极限厚度为143um,超出则如法实现其外观的平整性,而阻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一块电路板的第一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介质厚铜箔多层电路板印制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内层线路制作、外层线路制作和多层板整体流程制作。
所述内层线路制作工艺为:开料(铜箔8-12OZ)→图形转移(制作内层蚀刻一半的图形,为内层线路图形的镜像)→蚀刻掉4-6OZ的铜箔→压合(通过PP的流胶把已蚀刻的铜箔填满)→通过测量来确定压合后的涨缩系数→内层图形转移→蚀刻→确认上、下层的偏移度→待压合。
本发明采用减半做法,生产8OZ-12OZ的阻焊等于做3-4OZ铜厚的阻焊,其余的4-5OZ的铜厚通过压合用PP的流胶量来添补,需要注意图形的对准度(公差为±2mil),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制作28OZ的铜厚的样板。
市场占有率:主要用在需要通过大电流的线圈产品上。
所述外层线路减半铜制作工艺为:开料(铜箔8-12OZ)→图形转移(制作内层蚀刻一半的图形,为内层线路图形的镜像,根据内层的涨缩系数做补偿)→蚀刻掉4-6OZ的铜箔→待压合。
多层板整体流程制作工艺为:压合(内层板和外层线路减半后的图形,这时的填胶量是内层压合填胶量的两倍)→钻孔→PTH(高分子导线膜)→外层图形制作→图形电镀→蚀刻→阻焊(相当做4OZ铜厚的板,不易产生阻焊起皱的现象)→文字→表面处理→成型→电测→FQC→包装(每批次需做热应力测试)。
所述内层线路制作工艺中的内层图形转移的菲林制作时,其中FZGBL2层的菲林图形为外侧图形GBL的镜像,FZGL3层的菲林为GTL层菲林的镜像;菲林夹具制作时菲林的偏移度为±0.5mil,首次需通过二次元经行偏移度测定,同时加强过程中巡检频率。
在压合工艺前,需将GBL-GBL2层与GTL-GL3层进行叠配铆合,在上压机前仍需经行二次元进行便宜度测定,其偏移度必须保持在±0.5mil以内。
所述阻焊工艺中组合油墨稀释剂要比常规稀释剂多一倍,让其有良好的流动性进行夹角的填充,做到水平精致,但精致需无光环境中静止并较传统工艺长三倍以上,以充分释放其中的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减半做法,8-12OZ的成品板等于做制作3-4OZ铜厚的阻焊,其余的4-5OZ的铜厚通过压合用PP的流胶量来添补,但工艺难点在于需要注意图形的对准度(公差为±2mil)。
2、通过减半的做法,来做厚铜板,第一,大大减低印刷阻焊的难度(即不会出现印不下油,线路拐角发红,油墨起皱现象),提高品质的合格率。
3、因铜箔的厚度越厚,蚀刻补偿的系数也大,通过减半的方法可以做很细的线宽/间距。
4、可以生产铜厚差异较大的双/多层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开料后两款铜箔的组合侧面图;
图2为本发明经内层图形及内层蚀刻后演变图;
图3为本发明压合叠配时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经压合后的板材侧面图;
图5为本发明经外层图形转移及蚀刻后的产品侧面图;
图6为本发明经阻焊油墨的填充后的产品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为实现成品铜厚达到280um,则直接在一块300um的铜箔上在压合前后实施两次的同位置的蚀刻,空余部分利用压合工艺中半固化片的流胶特性进行填充,这时在表面看,铜箔只有140um露在胶层以外,这时就可利用传统工艺进行生产,阻焊印刷亦可轻松实现。
具体工艺方法包括内层线路制作、外层线路制作和多层板整体流程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鸿运通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鸿运通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元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镭射雕刻二维码制作的软硬结合板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