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8579.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子宇智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1 | 分类号: | C23C18/31;C23C1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性 线轴 制造 工艺 | ||
1.一种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获得绕线轴本体,在所述绕线轴本体的上端面制作过线孔,在所述绕线轴本体的下端面制作定位盲孔;
B)将所述绕线轴本体置入抗镀油墨,使所述绕线轴本体的表面、所述过线孔的表面和所述定位盲孔的表面均布一层抗镀油墨,对所述抗镀油墨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80~120℃,40~60min;
C)使用激光烧蚀,将所述过线孔的内表面的抗镀油墨去掉;
D)采用化学镍钯金工艺处理所述过线孔,镍的厚度:2~4μm,钯的厚度:0.1~0.3μm,金的厚度:0.02~0.04μm;
E)去除所述绕线轴本体表面的抗镀油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本体为铜制作的绕线轴,所述过线孔的直径为3~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镀油墨的厚度为10~18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使用激光烧蚀所述过线孔的四周的1mm范围内的抗镀油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所述步骤D)之前还包括:步骤C1),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所述过线孔表面的抗镀油墨灰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步骤C1)之后,所述步骤D)之前还包括:步骤C2)使用微蚀剂进行微蚀,利用微蚀剂的取向性去除过线孔表面的高点;使用弱酸进行酸洗,提高所述过线孔表面的光滑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步骤D)之前还包括预浸工艺,所述预浸工艺包括酸洗;所述酸洗使用氯化氢溶液,氯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之后,所述步骤E)之前还包括:
步骤D1)将所述绕线轴本体置入抗镀油墨,使所述绕线轴本体的表面、所述过线孔的表面和所述定位盲孔的表面均布一层抗镀油墨,80~120℃,烘烤40~60min;
步骤D2)第二次使用激光烧蚀,将所述定位盲孔的表面的抗镀油墨去掉;
步骤D3)在所述定位盲孔的表面化学镀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银的厚度为0.5~1μ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线孔耐磨性高的绕线轴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银的速度为0.02μ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子宇智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子宇智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85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缓蚀剂应用
- 下一篇:芯片溅镀治具及溅镀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