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247.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单单;冯学文;沈鹏;曹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B23K1/00;B23K3/08;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气路板 真空 钎焊 热处理 一体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具体工艺参数是:加热至400℃,升温35~40min,保温60‑80min,真空度>8.0×10‑2Pa;加热至530℃,升温15~20min,保温60‑80min,真空度>8.0×10‑3Pa;加热至565℃,升温10~15min,保温60‑80min,真空度>4.5×10‑3Pa;加热至610℃,升温10min,保温10~20min,真空度>3.0×10‑3Pa;降温至605℃,降温5min,保温10~15min,断电降温,至540℃,出炉风淬冷却至室温;进炉时效处理,室温升温至200℃,升温15~20min,保温180min,断电降温至室温。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具有生产过程简单、周期短、耗能小、生产合格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本工艺生产的铝合金气路板焊缝的合格率由原来的40%左右提高到90%,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尤其是涉及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
背景技术
动车及铁路机车等使用的制动气路板主要是将制动系统的复杂气路集成在一起,原理与集成电路板类似,属于动车及铁路机车等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具有体积小,结构复杂,钎焊及热处理后平面度要求高(平面度小于0.5mm),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要求高(抗拉强度高于172MPa,屈服强度高于90MPa,能够达到T4状态),钎焊内腔清洁度要求较高等特点。一直以来,由于气路板的结构复杂、钎焊后力学性能要求高,钎焊及热处理后产品变形严重,该产品合格率一直很低。
目前采用的工艺方法是:烘干—升温(480~530℃)—保温(40~60min)—升温(605℃)—保温(20~30min)—降温—出炉(400℃)—拆夹(3~4h降至室温)—装夹—升温(520℃)—保温(3~4h)—水淬—时效(175℃保温7~8h)—出炉—拆夹。即将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完后再进行热处理,产品真空钎焊完后温度从590℃左右降到室温,热处理时又将产品从室温加热到固溶温度(520℃)进行保温,产品在真空钎焊和热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拆卸夹具及重新装配,在生产过程中需采用两种工装夹具。这种常规的工艺方法不仅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生产周期长,且产品在拆卸、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磕碰伤及热处理过程中产品变形较大而产生报废,导致生产合格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产过程简单、周期短、耗能小、生产合格率高、生产成本低的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铝合金气路板真空钎焊及热处理一体化工艺,真空钎焊和热处理为一体化工艺,具体工艺参数如下:
1)从室温加热至400℃,升温时间35~40min,保温时间60-80min,真空度>8.0×10-2Pa;
2)从400℃加热至530℃,升温时间15~20min,保温时间60-80min,真空度>8.0×10-3Pa;
3)从530℃加热至565℃,升温时间10~15min,保温时间60-80min,真空度>4.5×10-3Pa;
4)从565℃加热至610℃,升温时间10min,保温时间10~20min,真空度>3.0×10-3Pa;
5)从610℃降温至605℃,降温时间5min,保温时间10~15min,断电降温,产品工件温度达到590~595℃;
6)降温至540℃,出炉高压风淬冷却至室温;
7)进炉时效处理,室温升温至200℃,升温时间15~20min,保温时间180min,断电降温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帘式膜组件以及膜单元
- 下一篇:双界面卡的制造方法、卡基铣槽方法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