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6613.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洪锡镗;施得旭;颜嘉文;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30;H01M2/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船舶、轨道交通,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等。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锂电池模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壳体,在壳体内设置多个电芯,各个电芯的正负极按照输出规格要求设定好后,透过软性连接线连接各个电芯,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通过软性连接线与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出导电柱相连接,之后,整个锂电池模组通过导电柱上的连接导电端子进行输出供电。采用软性连接线连接各个电芯,及将电芯与所述导电柱连接,可以吸收壳体与导导电柱在进行外部连接时受到扭力或者工作时受撞击的影响,避免将该影响直接传递给内部电芯的正负极而造成漏液的可能。
然而,由于连接线本身在工作过程中,承受不了大电流,导致上述结构的锂电池模组只能以输出高电压小电流的方式获得高功率的输出,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锂电池模组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方式获得高功率,以满足需要。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多组输出小电流的锂电池模组在外部并联后,以获得大电流。
用此种方式得到大电流,结构复杂,浪费成本。
或者通过改变导电柱的位置,以获取不同规格的电流输出,采用此种方式得到大电流,工艺复杂,需要对应不同规格的电流输出,适应的开发多种与其对应的模具,同样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模组,该锂电池模组解决现有锂电池模组只能进行高电压小电流输出的问题,并且实现锂电池模组在外部结构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多种规格输出。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模组,所述锂电池模组包括:
壳体;
封闭所述壳体的上盖;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其由若干个电芯组成,每个所述电芯包括两个电极;
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电芯;
与所述电芯串联和/或并联的导电片;
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导电柱,所述导电柱通过直接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构成所述锂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极;
所述锂电池模组被设置为通过调整所述电芯的电极位置,改变所述导电柱在相同位置下的输出电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柱包括:导电柱主体、开设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的电输出连接孔、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延伸出的导电连接柱、从所述导电连接柱延伸出的导电端子、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用于和所述支架连接的固定端子,所述导电柱通过所述电输出连接孔直接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构成所述锂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柱主体的截面为具有三个圆角的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输出连接孔开设于邻近所述三角形两个圆角位置;所述导电连接柱邻近所述三角形的另外一个圆角位置设置,其外部形状为从所述导电柱主体垂直向上延伸出的光滑圆柱体,所述导电端子为从所述导电连接柱向上延伸出的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端子为设置于两个所述电输出连接孔之间的螺旋孔,及与所述螺旋孔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旋孔将所述导电柱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柱由紫铜或海军铜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纵横设置的若干格挡条,所述格挡条之间形成若干个电芯容纳区,所述电芯穿过所述电芯容纳区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2个电芯矩阵单元,所述导电柱始终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矩阵单元的固定位置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单个电芯矩阵单元中的第二、第三行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片使相邻电芯矩阵单元串联连接;所述导电柱始终与第1个所述电芯矩阵单元和最后一个所述电芯矩阵单元的第四行电极直接接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锂电池模组是一种大电流输出的高兼容锂电池模组,整个锂电池模组外部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将锂电池模组输出电极固定在相同位置,通过变换其内部电芯的位置,以及提供不同规格的导电片连接所述电芯,可以提供不同规格的电气输出;同时,通过新的导电片及导电柱结构,使所述导电柱与电芯的电极,以及各个电芯的电极之间不采用连接线而直接连接,实现锂电池模组的低电压大电流输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