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6613.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洪锡镗;施得旭;颜嘉文;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30;H01M2/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模组 | ||
1.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壳体;
封闭所述壳体的上盖;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其由若干个电芯组成,每个所述电芯包括两个电极;
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电芯;
与所述电芯串联和/或并联的导电片;
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导电柱,所述导电柱通过直接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构成所述锂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极;
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模组被设置为通过调整所述电芯的电极位置,改变所述导电柱在相同位置下的输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包括:导电柱主体、开设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的电输出连接孔、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延伸出的导电连接柱、从所述导电连接柱延伸出的导电端子、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主体上,用于和所述支架连接的固定端子,所述导电柱通过所述电输出连接孔直接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以构成所述锂电池模组的输出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主体的截面为具有三个圆角的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输出连接孔开设于邻近所述三角形两个圆角位置;所述导电连接柱邻近所述三角形的另外一个圆角位置设置,其外部形状为从所述导电柱主体垂直向上延伸出的光滑圆柱体,所述导电端子为从所述导电连接柱向上延伸出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为设置于两个所述电输出连接孔之间的螺旋孔,及与所述螺旋孔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螺旋孔将所述导电柱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由紫铜或海军铜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纵横设置的若干格挡条,所述格挡条之间形成若干个电芯容纳区,所述电芯穿过所述电芯容纳区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2个电芯矩阵单元,所述导电柱始终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矩阵单元的固定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连接单个电芯矩阵单元中的第二、第三行电极,所述第二导电片使相邻电芯矩阵单元串联连接;所述导电柱始终与第1个所述电芯矩阵单元和最后一个所述电芯矩阵单元的第四行电极直接接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钧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钧绿能(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6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