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偶氮苯基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3844.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瑞连;李子安;段朝辉;徐首红;陈汝婷;刘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203 | 分类号: | C07H15/203;C07H1/00;A61K9/127;A61K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52840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偶氮 苯基 糖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反应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的含偶氮苯基的糖苷及其用作紫外光控释放材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脂质体,也称为微脂粒,是一种具有靶向给药功能的新型药物制剂。脂质体是利用磷脂双分子膜所形成的囊泡包裹药物分子而形成的制剂。由于生物体质膜的基本结构也是磷脂双分子膜,脂质体具有与生物体细胞相类似的结构,因此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脂质体具有一定的靶向性、淋巴定向性以及较好的缓释作用,常用作药物载体使用。
当前,人们对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研究中,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其囊泡的结构稳定性;但是,实际研究中发现,结构非常稳定的脂质体,存在着内部药物不释放或释放率低的难题。
光敏性脂质体是光敏材料与磷脂共同形成的脂质体,将其作为药物载体,当到达身体特定部位后,利用外来光源使光敏材料发生结构上的变化,从而使其内包含的药物实现瞬间的靶向释放,从而达到定时、定点、定量的释放药物的目的,成为近年来智能化药物释放体系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技术中已经得到论证,偶氮苯分子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其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反式构型的偶氮苯会转变为顺式构型;而在可见光或热作用下,顺式构型又可转变为反式构型。近年来,偶氮苯顺反异构体的不同特性,以及顺反异构化瞬间诱导产生的各种光响应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随之在光存储、光信息处理、分子机械、生物和制药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生物材料方面,偶氮苯 作为生物系统中的准确的时空控制工具的潜力逐渐地被人们欣赏,并迅速发展。
如英国的Morgan小组(R.H.Bisby,C.Mead and C.G.Morgan.FEBS Lett.463,165-168,1999;R.H.Bisby,C.Mead and C.G.Morgan.Photochem.Photobiol.72,57-61,2000.),公开了一种用含偶氮苯基的磷脂作为光控释放材料的方案;又如专利CN1850844A公开了一种含偶氮苯基的胆固醇衍生物,其也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能,可以用作光控释放材料;专利CN102093403A同样公开了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复合脂质及其中间体,以及其用作光控释放材料的应用。
但是,在已经开发并获得应用的偶氮苯光敏脂质体中,虽然其光响应性得到了满足,但其脂质体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体内的生物靶向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降解性,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生物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降解性的偶氮苯紫外敏感脂质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偶氮苯基的糖苷,其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式中,R为C4-C24的烷基;选自如下结构:
优选地,R为C4-C10的烷基。
优选地,所述糖苷的结构为
本发明用于制备所述含偶氮苯基的糖苷的中间体,其具有式(Ⅱ)所示的结构:
式中,R为C4-C24的烷基;选自如下结构:
优选地,所述R为C4-C10的烷基。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含偶氮苯基的糖苷的中间体结构为:
本发明制备上述中间体的方法,由式(a)所示偶氮苯与式(b)所示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通过Schmidt苷化反应形成氧苷键制得;
其中,R为C4-C24的烷基;式(b)的具体结构如下所示:
优选地,本发明制备上述中间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芳香重氮盐的偶合反应:取对烷基苯胺与水、浓盐酸混合搅拌均匀,冷却至0~5℃,滴加NaNO2的水溶液搅拌反应,保持温度不变,加入苯酚和Na2CO3水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并通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橙色固体产物,得到式(a)所示的偶氮苯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