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扰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3746.1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8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D·拜尔;J·米迪尔;J·保尔;F·诺布兰德;H·尼厄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扰流器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扰流器,特别是后扰流器,包括
一个扰流器本体(14),该扰流器本体用于使一股空气偏转以便提供一种空气动力学效应,以及
一个多关节的致动运动系(34),该致动运动系用于使该扰流器本体(14)在一个存放位置与一个使用位置之间移位,
其中该扰流器本体(14)具有一个主扰流器(16)和一个副扰流器(18),该主扰流器具有一个主表面(21),该副扰流器借助该致动运动系(34)而相对该主扰流器(16)是可移动的并且具有一个副表面(62),
其中,在该存放位置中在该主扰流器(16)之外,该副扰流器(18)的副表面(62)在重力的方向上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该主扰流器(16)下方,并且在该使用位置中,该副扰流器(18)的副表面(62)与该主表面(21)基本上是被定位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中,
其中,在该存放位置与该使用位置之间的一次移动过程中在该主扰流器(16)之外,该副扰流器(18)通过该致动运动系(34)是可移动通过该主扰流器(16)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运动系(34)具有一个驱动杆(40),该驱动杆通过一个驱动单元而是可移位的和/或可枢转的,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杆(42)和一个第二连接杆(44)以一种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该驱动杆(40)上,其中连接到该主扰流器(16)上的一个联接杆(46)以一种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该第一连接杆(42)和该第二连接杆(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副驱动杆(50)和一个副引导杆(52)以一种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该联接杆(46)上,其中连接到该副扰流器(18)的一个副联接杆(54)以一种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该副驱动杆(50)和该副引导杆(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该副驱动杆(50)以一种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该第一连接杆(42)或该第二连接杆(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该副扰流器(18)的一个侧向开放的接收座(56)被形成在该致动运动系(34)与该主扰流器(16)之间、特别是在连接到该主扰流器(16)上的一个联接杆(46)与该主扰流器(16)的一个主下侧部(55)之间,该下侧部背离该主表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在该使用位置中,该副表面(62)在流动方向上以一种基本上无阶跃的方式以一个分离间隙(58)融入该主表面(2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扰流器,其特征在于,与在该存放位置中相比,在该使用位置中,该扰流器本体(14)在行进方向上(16)具有由该主扰流器(16)和该副扰流器(18)提供的更大的展幅。
8.一种具有机动车辆车身(12)的机动车辆,其中该机动车辆车身具有一个上侧部(22)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一个扰流器(10),该上侧部背离一个内部空间并且可以被撞击,该扰流器是被铰接到该机动车辆车身(12)上,其中该扰流器本体(14)的可以被撞击的那个表面(20)在该存放位置中是被整合进入该机动车辆车身(12)的上侧部(22)的形状轮廓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岩羊机械足
- 下一篇:一种智能视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