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3701.4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杜孟浩;张金萍;胡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菌 液体 发酵 生产 多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块菌液体发酵工艺,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块菌与鱼子酱、鹅肝酱,在欧美被称为三大珍品,在欧洲国家领袖在国际交往中是非常流行的食品,是世界公认的顶级食品。块菌的子囊果呈球形、半球形或块状,直径一般在1.5-12厘米,成熟后为褐色、红褐色至深褐色,基部常凹陷,表面布以大小不一的小疣。块菌富含17种氨基酸、8种维生素、适量的蛋白质、以及雄性酮、甾醇、鞘脂、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据研究,块菌多糖作为一个新的真菌多糖,毒性低、水溶性好、抑制肿瘤作用明显,是抗肿瘤免疫疗法的药物。
块菌作为一种生长于地下的药食两用真菌,在自然界中要求生长于碱性土壤、气候温和的环境,同时与橡树、栎树等树种的根系共生,苛刻的生长条件直接导致了其天然产量的供不应求。为了弥补块菌天然产量的不足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半人工模拟栽培的研究,但是人工栽培存在周期长,一般需要7-9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理,成本高,且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开发利用,而采用液体发酵技术是目前深度开发食用菌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并已成功在灵芝、香菇等珍稀食药用菌实现规模化生产,但是目前块菌液体发酵的研究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酵成本低,菌丝生产效率高的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
本发明上述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所述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斜面菌种活化培养:将块菌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上,进行斜面菌种的培养,培养温度22-27℃,培养时间5-10天;
S2、液体菌种的制备:挑取步骤S1中活化好的斜面菌种,将其转接入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中培养制得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7℃,摇床转速为100-180r/min,培养时间为5-8天;所述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葡萄糖:15-25g/L,酵母:1.5-2.5g/L,麦芽提取物:2.5-7.5g/L,KH2PO4:0.5-1.5g/L,MgSO4.7H2O:0.25-0.75g/L,维生素B1:100μg/L,余量为蒸馏水,pH值为6.0-8.0;
S3、液体发酵培养:将步骤S2中制得的液体菌种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块菌菌丝体,经提取制得块菌多糖;其中,发酵条件为:搅拌速度为200r/min,溶氧为50%,pH值为6.0-8.0,温度22-27℃,时间5-8天;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葡萄糖:15-25g/L,麦芽提取物:2.5-7.5g/L,KH2PO4:0.5-1.5g/L,MgSO4.7H2O:0.25-0.75g/L,水解乳蛋白:25-35g/L,维生素B1:100μg/L,余量为蒸馏水。
在本发明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步骤S2中若摇床转速太慢,培养基中的溶解氧就不足,很快就会影响菌丝生长。若培养时间太短,菌丝还没生长,块菌多糖的产量极低,而培养时间太长培养基营养不够,菌丝容易自溶,反而影响最终块菌多糖的收率。而培养的温度、pH太高或太低都会抑制菌丝的生长,从而影响块菌多糖的收率。
步骤S3中的溶氧、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都直接影响着块菌的生长,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降低最终产物的收率,因此,本发明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中将步骤S3中的发酵条件严格控制为搅拌速度200r/min,溶氧50%,pH值6.0-8.0,温度22-27℃,时间5-8天。
作为优选,在上述块菌液体发酵生产块菌多糖的工艺中,步骤S1中所述的块菌菌种为印度块菌(TuberIndicum)、台湾原生块菌(TuberFormosanum)、意大利白块菌(TuberMagnatum)、法国黑孢块菌(TuberMelanosporum)、假凹陷块菌(Tuber Pseudoexcav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块菌菌种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组件修边刀
- 下一篇:并联连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