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3452.9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锋;张钦;张炎;修海涛;宋玲玲;范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58 | 分类号: | C07C309/58;C07C303/3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间苯二 甲酸 二甲 磺酸钠 工艺 | ||
1.一种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是由磺化釜(A)、酯化釜(B)、萃取釜(C)、反萃釜(D)、脱色吸杂釜(E)、过滤器(F)、中间结晶釜(G)、离心脱水机(H)、热溶釜(J)、精滤器(K)、终端结晶釜(L)、二次脱水机(M)、干燥机(N)为工艺设备,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生产线,以间苯二甲酸(1)和发烟硫酸 (2)为主要原料,经过磺化工序、酯化工序、萃取及反萃工序、脱色除杂及过滤工序、中间结晶及脱水工序、热溶及精滤工序、终端结晶脱水及干燥工序的各个工艺过程,按照工艺要求向相关设备中依次加入甲醇(4)、去离子水(7)、纯碱溶液(10)、活性炭(12)、双氧水(13)、压缩空气(14)、去离子水(7)和活性炭(12),在各个工序工艺过程的特定温度、时间和工艺条件下,制成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成品(2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工序的工艺过程为:以磺化釜(A)为工艺设备,按照间苯二甲酸(1)以质量比计100~125份、发烟硫酸(2)以质量比计85~110份的比例备好原料,先向磺化釜(A)内投入发烟硫酸(2),再快速向釜中投入间苯二甲酸(1),投入一半时开启搅拌,投料完毕,关闭加料口,釜内温度由110℃升至150℃,3小时后升温至175~185℃,保温6个小时,取样检验合格后,形成磺化料(3)进入酯化工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工序的工艺过程为:以酯化釜(B)为工艺设备,按照质量比与间苯二甲酸(1)1:1的比例准备甲醇(4),先开启蒸汽加热阀,蒸汽压力≤0.2MPa,将酯化釜(B)内温度加热至80℃,关闭蒸汽加热阀,开启真空阀,将釜内残余甲醇(4)抽吸干净,开启搅拌器,将温度在170~180℃的磺化料(3)输入酯化釜(B),关闭真空阀,开启冷却水进行降温,当磺化料(3)温度降至95~120℃,时,滴加甲醇(4)加入量的20%,在 75℃~95℃温度中滴完全部剩余甲醇(4),将釜内反应温度控制在65~75℃,进行保温3个小时后,制成酯化料(5),进入萃取及反萃工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及反萃工序的工艺过程为:以萃取釜(C)、反萃釜(D)为工艺设备,先将酯化料(5)加入萃取釜(C)内,以质量比计按照酯化料(5)的2~3倍的比例加入萃取剂(6),再加入去离子水(7)进行稀释,将酯化料(5)的浓度按质量比计控制在10~20%,萃取温度为30~35℃,萃取搅拌时间5~10分钟,然后静置15~20分钟,排出萃余水(8),留下萃取相(9)进入反萃釜(D),向釜内的萃取相(9)中加入20~30%浓度的纯碱溶液(10),加入量按质量比计为酯化料(5)的15~20%,pH值控制在6~7,反萃温度为30~35℃,反萃搅拌时间5~10分钟,再静置20~30分钟,形成反萃液(11),萃取剂(6)留置釜内,输出反萃液(11),进入脱色除杂及过滤工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剂(6)为磷酸三丁酯、十二烷基胺、N235中的一种,或其中任意两种的组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除杂及过滤工序的工艺过程为:以脱色吸杂釜(E)和过滤器(F)为工艺设备,先将反萃液(11)加入脱色吸杂釜(E)中,再向釜中加入活性炭(12)和双氧水(13),按质量比计,活性炭(12)加入量为反萃液(11)的2~5%、双氧水(13)加入量为反萃液(11)的0.01~0.05%,釜内温度控制在30~35℃,搅拌10~15分钟后,开启压缩空气阀门放入压缩空气(14),使釜内压力保持在0.2~0.3MPa,然后打开釜底阀门,将形成的脱色反萃液(15)输入过滤器(F),滤出固体杂质(16)另行处理,留下的除杂滤液(17)进入中间结晶及脱水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4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导轨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脱、耐磨的新型薄膜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