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配墨机及自动配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068.6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朱文锋;曹国荣;张笠峥;李莲芳;张晓桂;许文才;戚永军;赵哲;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中凯安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白海燕;暴茜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配墨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配墨机,尤其涉及一种高粘度油墨自动配墨机及自动配墨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的调配是印刷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油墨调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配墨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配墨的色差大,并且产生的废墨较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就要求配墨时各原色墨量的精确供给。目前国内外配墨时常采用人工称重的方法量取原色墨,即通过操作人员采用取墨铲从墨桶里取墨,然后称量;少量取墨采用滴管滴加。这种取墨方法需要直接的人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具有取墨精度不高,取墨效率低等问题,且对于取高粘度墨难度较大,取量不精确,很难保证不同批次油墨颜色的一致性。由于人工配墨过程的随机性,使其不具备工艺的可追溯,很难进行数据管理,不利于印刷工艺流程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替代人工配墨的取墨过程,按配墨比例要求自动定量供给各原色墨的自动配墨机及自动配墨方法。它可以提高配墨工作效率及工作稳定性,且该自动配墨机精度高,可应用于取配高粘度油墨,解决了目前人工配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配墨机,包括机架部分,还包括配墨主体部分、接墨计量部分、控制部分;
所述配墨主体部分主要由电机驱动机构、配墨机构、压力机构组成;电机驱动机构带动配墨机构直线运动;配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阀结构,阀结构上设置第一和第二出墨嘴,所述第一和第二出墨嘴的出口直径不同;每一组阀结构的出墨嘴连接同一个原色墨的供墨装置;压力机构分别对阀结构施加压力使阀打开让墨流出;
所述接墨计量部分包括一连接有重量传感器的托盘;所述控制部分与所述电机、压力机构、接墨计量部分相连;适于从所述接墨计量部分获取信息并根据配墨量、配墨颜色以及所述信息控制所述电机和压力机构;在配墨中,所述控制机构适于在接墨计量部分达到预定数值前采用第一出墨嘴供墨,在所述接墨计量部分达到预定数值后采用第二出墨嘴供墨。
进一步讲,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一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上安装有配墨机构。
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包括一丝杠、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组导轨滑块、第二组导轨滑块、滑块支撑板;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丝杠与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三者平行安装于机架上,第一直线导轨上安装第一组导轨滑块,第二直线导轨上安装第二组导轨滑块,两组导轨滑块之间连接滑块支撑板;丝杠的端部安装在丝杠轴承座中,丝杠上通过螺纹套设一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固定在滑块支撑板上,所述配墨机构安装在滑块支撑板上。
所述阀接结构为四组,四组阀结构并排安装,前后方向与配墨机构的运动轨迹一致,四组阀结构相同,每一组都包括一阀体,阀体上接有进墨嘴,在阀体的底部设置一大一小的第一出墨嘴和第二出墨嘴,第一阀杆、第二阀杆都设置在阀体中,下端分别对应于第一出墨嘴和第二出墨嘴,上端穿出阀体分别对应与第一弹簧压缩机构和第二弹簧压缩机构相连。
上述第一弹簧压缩机构和第二弹簧压缩机构相同,包括一压板、一支座,支座底部固定,上端通过销轴枢接在压板中部位置,压板一端底部固定设置压缩弹簧,另一端开设一椭圆形孔,第一阀杆/第二阀杆通过销轴枢接在椭圆形孔中。
在第一、第二出墨嘴的出墨口处各自设置一密封圈。
所述压力机构包括一气缸,设置在弹簧压缩机构的上方,缸杆触及在压缩弹簧的位置,或靠近弹簧一侧。
所述清洗气缸和润嘴液槽设置在配墨机构的下方,当配墨机构配墨时,润嘴液槽下降,不碰及配墨机构,当配墨机构不配墨时,润嘴液槽上升,配墨机构的出墨嘴浸润在液槽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配墨方法,方法采用上述配墨机进行。
采用本发明的配墨装置进行配墨,将四种原色油墨按配比自动进行调墨,完成自动供送、自动计量等过程,在能够满足印刷生产的条件下,节省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达到配墨过程自动化,配墨参数可追朔化,工艺过程可再现;控制系统自动、可靠;管理信息可便于集中管理。解决了目前依靠人工的状况,配墨不准确,储存量难以统计,管理信息不完善,工作环境不环保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配墨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配墨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取墨用开关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限位开关与配墨主体部分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配墨机结构的正面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中凯安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中凯安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专用钢筋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学生台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