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1726.2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修;孙晖;常满红;赵明;张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参见图1,通常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4、左托架5和右托架2;所述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安装板 1和下安装板4的左、右两端连接,中下部位与发动机舱边梁连接,散热器3的底面装配于下安装板4上、顶面与上安装板1连接。这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由于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中下部位直接与发动机舱边梁连接,因而需要按照如下所述的顺序进行散热器3的安装:第一步,参见图2,将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上端分别与上安装板1的左、右两端焊接在一起;第二步,将第一步焊接后的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中间部位的外侧与发动机舱边梁焊接在一起;第三步,参见图3,将下安装板4与散热器3装配在一起;第四步,将已经与散热器3装配在一起的下安装板4由下向上举升,使其两端分别与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这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有: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下安装板4和散热器3先装配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由下向上举升,将下安装板4的两端与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下端连接,再将散热器3的顶面与上安装板1连接、安装存在盲区,安装也比较困难。同时,所述左托架5和右托架2的上端直接与上安装板 1的两端连接,为双层连接,因而整体抗扭转强度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容易的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左托架和右托架,所述左托架和右托架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左、右两端连接,中下部位与左、右发动机舱边梁连接,散热器的底面装配于下安装板上,顶面与上安装板连接:还包括发动机舱边梁左前封板和发动机舱边梁右前封板,所述左托架和右托架的中下部位通过发动机舱边梁左前封板和发动机舱边梁右前封板分别与左、右发动机舱边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左前封板包括左前封板右连接边和与该左前封板右连接边大体垂直且由其一侧向外延伸的左前封板左连接边;所述发动机舱边梁右前封板包括右前封板右连接边和与该右前封板右连接边大体垂直且由其一侧向外延伸的右前封板左连接边;从所述左托架的中下部位与发动机舱边梁左前封板的左前封板右连接边连接,发动机舱边梁左前封板的左前封板左连接边与左发动机舱边梁连接;所述右托架的中下部位与发动机舱边梁右前封板的右前封板左连接边连接,发动机舱边梁右前封板的右前封板右连接边与右发动机舱边梁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左前大灯支架和右前大灯支架,所述左前大灯支架和右前大灯支架的前端分别位于左托架和右托架的上端与上安装板的两端之间,所述左托架和右托架的上端通过左前大灯支架和右前大灯支架的前端与上安装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左前大灯支架和右前大灯支架的后端分别与发动机舱连接。
优选地,所述汽车散热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上加强件和右上加强件,所述左上加强件整体近似L形,包括左上加强件本体和对称连接于该左上加强件本体两侧且朝大体垂直于上加强件本体的同一方向延伸再分别向左、右延伸的左上连接边和左下连接边,其左上连接边和左下连接边分别与所述左托架的右侧面的底部和下安装板上表面的左部连接,所述右上加强件整体近似L形,包括右上加强件本体和对称连接于该右上加强件本体两侧且朝大体垂直于右上加强件本体的同一方向延伸再分别向左、右延伸的右上连接边和右下连接边,其右上连接边和右下连接边分别与所述右托架左侧面的底部和下安装板上表面的右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左下加强件和右下加强件,所述左下加强件整体近似L形,包括左上连接边和连接于该左上连接边一侧并向外延伸的左下连接边,其左上连接边和左下连接边分别与所述左托架的左侧面的底部和下安装板下表面的左部连接;所述右下加强件整体近似L形,包括右上连接边和连接于该右上连接边一侧并向外延伸的右下连接边,其右上连接边和右下连接边分别与所述右托架右侧面的底部和下安装板下表面的右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