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49894.8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华;郇庆祥;仓怀国;张宝栋;朱成祥;李春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川液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E02F9/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 地址: | 2767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挖掘 机主 高效 回转 动力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挖掘机回转动力总成减速比通常在18~22之间,此减速比的回转动力总成启动扭矩小。挖掘机的实际工况,如甩方、装车动作所需要回转角度一般在90、120、180较为常见,安装减速比在18~22之间的回转动力总成的挖掘机在这些角度时启动及停止的时间长,造成挖掘机效率低下。所以研发一种可以有效高效率回转动力总成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可以有效加大回转动力总成的传动比,增加动力输出扭矩值,提高挖掘机的回转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主要由输出轴、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轮、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轮组成,所述二级太阳轮和一级太阳轮依次连接在输出轴的轴端,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在二级太阳轮外侧,一级行星轮啮合在一级太阳轮外侧,所述二级行星轮和一级行星轮外侧均啮合各自的齿圈,所述输出轴的输出齿轮的齿数变为11齿。
所述二级太阳轮的齿轮的齿数变为13齿。
所述的二级行星轮的齿轮的齿数变为19齿。
所述一级太阳轮的齿轮的齿数变为13齿。
所述一级行星轮的齿轮的齿数变为19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没有改变回转动力总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将减速比调整到25,增大了回转动力总成的传动比,增加了动力输出扭矩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的示意图。
图中:1、输出轴;2、二级太阳轮;3、二级行星轮;4、一级太阳轮;5、一级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参照附图1,一种液压挖掘机主曲高效回转动力总成,液压挖掘机回转动力总成主要由输出轴1、二级太阳轮2、二级行星轮3、一级太阳轮4、一级行星轮5组成,所述二级太阳轮和一级太阳轮依次连接在输出轴的轴端,所述二级行星轮啮合在二级太阳轮外侧,一级行星轮啮合在一级太阳轮外侧,所述二级行星轮和一级行星轮外侧均啮合各自的齿圈,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齿轮的齿数变11齿。所述的二级太阳轮2的齿轮的齿数变13齿。所述的二级行星轮3的齿轮的齿数变19齿。所述的一级太阳轮4的齿轮的齿数变13齿。所述的一级行星轮5的齿轮的齿数变19齿。
根据计算公式:i=(Z5/Z1+1)×(Z5/Z3+1)
改进前传动比:i=(Z5/Z1+1)×(Z5/Z3+1)=(52/14+1)×(52/16+1)=20.04。
改进后传动比:i=(Z5/Z1+1)×(Z5/Z3+1)=(52/13+1)×(52/13+1)=25。
在没有改变回转动力总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将减速比调整到25,增大了回转动力总成的传动比,增加了动力输出扭矩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川液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川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在线迁移方法
- 下一篇:向主机服务质量指标分配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