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测速的自动调节减速带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49877.4 | 申请日: | 2014-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星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9/047 | 分类号: | E01F9/0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测速 自动 调节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一种减速带的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路口以及斑马线等有人行通道的地方行人安全,需要进行减速提示。目前最通用的做法是在斑马线的两边安装固定式减速带,减速带是具有一定高度的路障,借助弧形面具有的高度给驾驶人员一个震动提示,使驾驶者减速。这种减速带虽然结构简单,但有不足之处:不能根据道路的实时情况进行调整,在路面空旷无人时不能去除障碍,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一种基于雷达测速自动调节减速带。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形成障碍起到强制减速的作用,又能在夜晚无人时自动去除障碍,让车辆高速通过。
本发明包括一可转动座体、中心控制单元、雷达监测和红灯时段采集模块。当监测到红灯时段、斑马线有行人时,座体转动形成障碍;在绿灯时段,且斑马线无人时,座体自动恢复平整,让车辆快速通过。
所述的可转动座体包括一个可转动障碍体和两个动力端。障碍体是一个通过转动进行高度调整的橡胶垫,两端接在动力端上,在动力端的作用下,橡胶垫自由转动。整个座体安装在长方形的凹槽中,当转动到平整面时,刚好和路面齐平。当转动到凸面时高出地面10CM左右。
所述的雷达监测模块包括来车测速和行人监测两个模块。分别用来监测本车道来车的速度以及斑马线上是否有行人通过。
所述的红灯时段采集模块负责和路口信号机通讯,获得该车道红灯时段。
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采集雷达的测速信号、斑马线行人状况以及路口红灯时段数据,计算障碍必要性,必要性为真,则发送指令给座体动力端转动橡胶垫形成障碍,必要性为假,则发送指令使得座体和路面齐平。
本发明的创新点:
1、 结合车速、行人和红灯时段,综合判断是否设置障碍;
2、 座体通过转动自动形成障碍和去除障碍;
3、 座体安装在沟槽中,非障碍时与路面齐平,有效保护座体免受冲击。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图2 是本发明装置未形成障碍时侧视图;
图3 是本发明装置形成障碍时侧视图;
图4 是本发明装置轴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雷达测速自动调节减速带,包括一可转动座体、中心控制单元、雷达监测和红灯时段采集模块。当监测到红灯时段、斑马线有行人时,座体转动形成障碍;在绿灯时段,且斑马线无人时,座体自动恢复平整,让车辆快速通过。
具体使用时,将本发明横拦固定安装于道路上人行斑马线的两侧的凹槽中、单位、学校等大门前的两侧路面的凹槽中。
中心控制单元根据设定的条件判断设置障碍必要性。例如:监测到人行斑马线有行人通过,同时有车辆驶入,当车辆的速度超过20Km/h,立即进行障碍设置;当处于绿灯时段,斑马线无行人,来车速度在规定限速以下,立即进行障碍去除,使得车辆快速通过,给司机良好的驾车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星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星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城乡干道的机动车限高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感应自控停车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