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苯并噻唑和三唑双杂环的稠环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9790.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莲;尹方敏;刘馨月;张英利;孟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14 | 分类号: | C07D417/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唑 三唑双杂环 环化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类含苯并噻唑和三唑双杂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含有萘酰亚胺母体结构的分子有荧光且化合物显示了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作为抗癌药物,抗锥体虫剂,抗病毒,局部麻醉,止痛剂,血清素5-HT3和5-HT4抗体拮抗剂,化学传感器等。以萘酰亚胺为母体的抗癌药物如安奈菲特(Amonafide)、米托萘胺(Mitonafide)和UNBS5162等也进入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但氨萘非特和米托萘胺由于其毒副作用抑制了进一步研究。至1973年,等首次报道了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随后通过对萘酰亚胺母体结构不同程度的修饰,合成了许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以“非萘并”的形式键连芳香环是对萘酰亚胺的一种新的改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萘酰亚胺的抗肿瘤活性。
近期,Amonafide针对二次髓性白血病的治疗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这更加鼓舞了科研人员以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潜在抗癌药物的研究。
苯并噻唑是双环结构,同时也是许多有生物活性的海洋和陆地天然化合物结构的一部分。由于其广泛的药理活性,以苯并噻唑为核心的是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思路。在已报导的文献中,苯并噻唑衍生物是有效的抗癌试剂,LTD4受体拮抗剂,阿尔茨海默氏病淀粉样蛋白成像剂,抗惊厥剂,抗菌剂,抗糖尿病药,毒蕈碱受体拮抗剂,抗痉挛药等。2-(4-氨基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2-(4-氨基苯基)-5-氟苯并噻唑是英国诺丁汉大学肿瘤研究所研发的,该系列药物对乳腺癌具有高选择的细胞毒性,IC50值可达nM级。苯并噻唑的西弗碱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疗效,IC50值可达μM级。Ott等在萘酰亚胺母体中引入巯基苯并噻唑,得到了含硫取代的系列衍生物,该系列主要与拓扑异构酶作用并且表现光毒性。
三唑类化合物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菌、镇痛、抗炎、局部麻醉、抗病毒、抗恶性细胞增生、抗高血压、抗癌等。例如化合物E4896目前正处于临床III期试验,可用于乳腺癌、肺癌、晚期卵巢癌、肾癌的治疗,另外对小分子肺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可以减少51%的血管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萘酰亚胺具有多个活性位点,并且结构也易于修饰,将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胺连接在萘酰亚胺的4位,并保持了萘酰亚胺的亚胺位氮原子与侧链连接的三唑氮原子相隔两个碳的结构。此外,通过三唑的链接也将含硫杂环苯并噻唑引入了分子,继续拓展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多样性,期望改善萘酰亚胺的生物活性,提高对DNA的识别和嵌入能力。本发明的含化合物是在4-溴-1,8萘酐母体上以柔性侧链引入五元三氮唑环并连接巯基苯并噻唑基团,其目的是:通过氨基缩合、氨基取代、三溴化磷取代羟基、叠氮化、“Click chemistry”等反应,合成含苯并噻唑和三唑双杂环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能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苯并噻唑和三唑双杂环的稠环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通式Y的结构:
通式Y中:R选自X1、X2、X3、X4、X5或X6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选自:
N-[2’-(4-((苯并噻唑-2-巯基)甲基)-[1,2,3]-三唑)-乙基]-4-六氢吡啶-1,8-萘酰亚胺;
N-[2’-(4-((苯并噻唑-2-巯基)甲基)-[1,2,3]-三唑)-乙基]-4-吗啉-1,8-萘酰亚胺;
N-[2’-(4-((苯并噻唑-2-巯基)甲基)-[1,2,3]-三唑)-乙基]-4-硫代吗啉-1,8-萘酰亚胺;
N-[2’-(4-((苯并噻唑-2-巯基)甲基)-[1,2,3]-三唑)-乙基]-4-甲基哌嗪-1,8-萘酰亚胺;
或N-[2’-(4-((苯并噻唑-2-巯基)甲基)-[1,2,3]-三唑)-乙基]-4-吡咯-1,8-萘酰亚胺。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中间体1:在三乙胺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溴丙炔与2-巯基苯并噻唑反应生成2-(2-炔-1-丙基硫代)苯并[d]噻唑,作为中间体1;
②制备中间体3:4-溴-1,8-萘酐与乙醇胺溶于乙醇,升温至回流反应,生成N-(2’-羟基乙基)-4-溴-1,8-萘酰亚胺,作为中间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游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