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45689.4 | 申请日: | 2014-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魁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佳晶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联网 o2o 信息 咨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利用局域网、互联网、WIFI和3G网络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相关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就可通称为O2O。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四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例如,消费者在团购网上购买电影票,消费者可通过手机获取二维码,然后,消费者即可通过二维码到电影院去看电影。
然而,目前的网上商城的咨询,都是消费者主动拨打该网上商城的客服电话,导致消费者的通信费用高,且不利于消费者消费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方法,其能降低消费者的通信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移动终端通过其摄像头拍摄一网页上的一二维码,以使一服务器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指令,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一商品图片旁边,所述商品图片也位于所述网页上;所述二维码具有所述服务器的链接地址和对应商品图片的唯一ID;
步骤2、服务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指令,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并根据所述唯一ID在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商品信息,然后将所述电话号码和所述商品信息发送至客服中心;
步骤3、客服中心通知客户人员拨打所述电话号码。
优选的,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3a、客服中心向所述电话号码发送一通知短信,所述通知短信包括语言选择操作;
步骤3b、客服中心接收移动终端回复的语言选择结果,若为国内语言,则发送所述电话号码和商品信息至相应的客服人员的计算机,以使所述客服人员通过其电话机拨打所述电话号码;若为国外语言,则发送所述电话号码、商品信息和对应的国外语言要求至相应的客服人员的计算机,以使所述客服人员通过即时语音翻译系统拨打所述电话号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系统,其包括以下模块:
拍摄模块,其设于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其摄像头拍摄一网页上的一二维码,以使一服务器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指令,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一商品图片旁边,所述商品图片也位于所述网页上;所述二维码具有所述服务器的链接地址和对应商品图片的唯一ID;
响应模块,设于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指令,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并根据所述唯一ID在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商品信息,然后将所述电话号码和所述商品信息发送至客服中心;
拨打模块,设于客服中心,用于通知客服人员拨打所述电话号码。
优选的,所述拨打模块包括如下子模块:
短信通知模块,用于向所述电话号码发送一通知短信,所述通知短信包括语言选择操作;
结果反馈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回复的语言选择结果,若为国内语言,则发送所述电话号码和商品信息至相应的客服人员的计算机,以使所述客服人员通过其电话机拨打所述电话号码;若为国外语言,则发送所述电话号码、商品信息和对应的国外语言要求至相应的客服人员的计算机,以使所述客服人员通过即时语音翻译系统拨打所述电话号码。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有效利用移动物联网的优势,将商品、消费者和客服人员联立起来,客服人员主动给消费者打电话并回答消费者的咨询,有效提高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并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通信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移动物联网O2O信息咨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魁,未经李锦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5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