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4859.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能;唐志泉;李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能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A61K36/8969;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保健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药酒。
背景技术
杨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糖类,蜡质、有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但杨梅成熟后难保存,易腐烂,有一日变色,二日变味的特征。杨梅成熟季节,杨梅量大,运输困难,杨梅堆积腐烂变质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用杨梅制酒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用杨梅制酒工序复杂,杨梅需经去核、榨汁等前期工序后,才能将杨梅汁进行酿酒,且酿造的成品酒缺少杨梅的风味,营养成份单一,有效成份难以真正溶于酒中,色泽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实用,保健营养成份多,调整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该酒具有玫瑰红色、酒香温和芬芳,风味独特,能活血化瘀,益脾和胃,养心安神,祛风除湿,养容延年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杨梅68~78份 茯苓15~25份 黄精2~7份。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杨梅74~77份 茯苓18~22份 黄精3~6份。
本发明的最佳方案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杨梅75份 茯苓20份 黄精5份。
制备一种杨梅保健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茯苓药曲作该酿酒的酒曲;
茯苓药曲的制备方法是:
(a)制备培养基,取1000ml水,在水中加入淀粉200g,加温100℃,保温30分钟,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1g、硫酸镁0.1g、琼脂粉20g,混均,装入数个试管中密封,装入量占试管体积的30%,将数个试管置入高压灭菌锅中,加温至121℃,保温40分钟灭菌,待高压灭菌锅温度降至常温,制成培养基,培养基的含水量为35~60wt%,pH4~7;
(b)取经过复壮的茯苓菌菌种,接种于数个试管的培养基中,28℃~32℃温度下培养15~20天,取出试管中生长的菌丝,干燥,得扩大培养的茯苓菌;
(c)取茯苓200g,将茯苓制成粉,再取淀粉10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252ml的凉开水,混合均匀,装瓶,按上述原料总重量的0.1~0.2倍引种扩大培养的茯苓菌,密封瓶口,25℃~28℃温度下培养7~15天,待瓶中的培养基上生长出茂盛地菌丝,取出瓶中物,干燥,即为茯苓药曲:
(2)再将量份的成熟的鲜杨梅全果,与量份的茯苓、黄精粉碎后得到的粉剂混合,再加入占上述原料重量20%的白糖,占上述原料重量50%的热水,热水温度80℃~90℃,搅拌均匀,待上述原料温度降至30℃~35℃时,加入占上述总体重量5~8%的茯苓药曲,混均,密封发酵,温度20℃~35℃,发酵时间7~9天,取出,过滤,得杨梅酒滤液;
(3)再将杨梅酒滤液陈酿,密封陈酿,陈酿温度20~25℃,陈酿时间5~6个月;
(4)经精滤,除菌,灌装为成品酒。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保健营养成份多,调整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该酒具有玫瑰红色、酒香温和芬芳,风味独特,能活血化瘀,益脾和胃,养心安神,祛风除湿,养容延年的优点。
本发明的茯苓在古代医学家华伦、李时诊的著作《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均称之为“上品仙草”。晋人在葛洪在《抱孙子》里说“茯苓可安逸养神,不饥延年”。茯苓解表发汗,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祛风湿,解毒,利关节,行水气。黄精补脾,润肺,生津。杨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糖类,蜡质、有机酸,蛋白质,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等对人体有利的微量元素。酒成份活血,通血脉,使药效得以发挥。
本发明可改善和治疗风湿病症状,并对头晕,腰酸腿疼,肾虚,高血压,尿急频,体虚,咳嗽痰多,肺虚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发明对肺结核、胃肠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气血两亏,皮肤病等疾病能改善症状,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康复的效果。本发明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明显的抗防病效果。
2、本发明的酒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粘液质,有机酸,维生素等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具有利于制备,便于服用,利于保存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能,未经陈万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