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9501.5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颜学庆;朱军高;李韫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9/10;B01D67/00;C23C14/32;C23C14/06;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余光军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金刚石 薄膜 滤膜 | ||
1.一种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该过滤膜包括以下部分:
基底和
薄膜层,
其中,所述薄膜层为由碳离子沉积得到的超薄类金刚石薄膜层,该薄膜层直接附着在基底上,薄膜层厚度为5纳米到10微米,其中存在纳米量级孔径的通道,所述基底为有孔洞的载体或是光刻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碳离子直接沉积在基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碳离子以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入射角度入射到基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当基底为有孔洞的载体时,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清洗基底,清洗并干燥后,放置在真空沉积腔室内的基片支撑台上;
步骤2),抽真空,对真空沉积腔室抽真空;
步骤3),薄膜沉积,开启触发电压,引燃电弧,使得以石墨为阴极的表面气化并电离,同时在电弧电压的作用下维持电弧,喷射出来的粒子流通过一个外加偏滤线圈的弯管后,碳离子最终在有孔洞的载体上直接沉积成膜,同时,通过测量膜厚,实时控制沉积过程,即得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喷射出的粒子流经过弯管过滤后,当碳离子以接近0度的入射角度入射时,基底的通道孔洞的孔径尺寸为100纳米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当基底为光刻胶时,超薄类金刚石过滤膜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1),光刻胶定型后,放置在真空沉积腔室内的基片支撑台上;
步骤2),抽真空,对真空沉积腔室抽真空;
步骤3),薄膜沉积,开启触发电压,引燃电弧,使得以石墨为阴极的表面气化并电离,同时在电弧电压的作用下维持电弧,喷射出来的粒子流通过一个外加偏滤线圈的弯管后,碳离子最终在光刻胶上直接沉积成膜,同时,通过测量膜厚,实时控制沉积过程,最后将其在掩模板下曝光,显影后,即得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电弧电压为直流电弧电压,电压为30V~70V,优选为50~60V,或/和所述弯管为90度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喷射出来的粒子流通过弯管后,碳离子到达放置基底的基片支撑台时,加载直流或/和脉冲基片偏压,其中,直流偏压为-10~-100V,优选为-30~-90V,脉冲偏压为-100~-1000V。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将基底作处理后,放置在真空沉积腔室内的基片支撑台上;对真空沉积腔室抽真空至(1~9)×10-4Pa,然后向真空沉积腔室内充入氩气使得腔内压强达到(0.2~1)×10-2Pa;开启触发电压,触发电压为12KV,偏滤线圈的电流为3~12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类金刚石薄膜过滤膜用作在液体或气体的过滤、分离和提纯技术中的过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5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磁化杯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