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大灯转向随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8814.9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22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大灯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大灯转向的随动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上安装的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由于车轮和灯光不能同步转向,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盲区”,极大地威胁了驾驶员夜间的安全驾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转向随动系统,可以使大灯和车轮同步转向,彻底消除转向时的灯光盲区,有效减少夜间行车安全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大灯转向随动系统,包括:
设置于汽车支架上的两个大灯转向装置及一个转向拉杆连接装置,该大灯转向装置之间以及与转向拉杆连接装置之间通过拉线连接;
所述大灯转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汽车支架上的转向支撑板,该转向支撑板设有轴承座板,汽车大灯旋转连接在轴承座板上;汽车大灯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对称设置,该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转向支撑板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两端与拉线连接,滑动组件上设置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自由端置于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拉杆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套设于转向拉杆上的连接匝扣;设置于汽车支架上的拉线支撑板,拉线支撑板两侧具有支板;所述连接匝扣上设置有拉线连接板,该拉线连接板两端与拉线固定连接,所述拉线分别贯穿支撑板两侧的支板。
所述连接匝扣与拉线连接板之间通过输出安全销固定连接,该输出安全销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断裂部,其中断裂部的直径小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直径。设计输出安全销的目的是增加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输出安全销断裂部的强度较低,当汽车大灯转向随动系统出现故障而某处卡死时,输出安全销会受到较大的垂直方向作用力而造成断裂部超负荷断裂,使大灯转向随动系统与汽车转向拉杆相分离,避免汽车部件受到外力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于转向支撑板两侧之间的滑套,该滑套上开设有U型槽,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销,滑销与导向杆固定连接,导向杆穿过U型槽,能在滑销的带动下于U型槽内移动;所述拉线沿轴向贯穿滑套的两端并与滑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向内转向的一侧连通有截止槽,导向槽与截止槽的夹角为θ,所述截止槽节点上方的导向槽长度为H1,所述导向杆中心到汽车大灯旋转中心的垂直距离为H0,则其中75°≤θ≤90°。通常汽车大灯设计位置都没有凸出到车体外,左大灯右转或右大灯左转的角度如果完全跟随汽车转向角度的话,会导致灯光被车体本身遮挡,还会导致汽车转向之前行驶方向的来车看不清前方车况,加大了夜间行车的危险性,本发明中将导向槽与截止槽的夹角θ限定为75°≤θ≤90°,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又能满足转向需求。
为了防止导向杆在导向槽中移动时发生脱落,将导向杆的自由端设计为台阶型,其中上端台阶直径大于导向槽的宽度。
所述大灯转向装置和转向拉杆连接装置外侧的拉线上套设有用于定型作用的拉线软套,安装时拉线可以弯曲放置,不占用车内原有部件的空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利用大灯转向装置和转向拉杆连接装置实现大灯与汽车同步转向,消除夜间行车转向的灯光盲区;同时,对左大灯右转或右大灯左转的角度进行限定,防止因灯光被车体本身遮挡而导致汽车转向之前行驶方向的来车看不清前方车况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大灯转向随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汽车左转向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大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向拉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输出安全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灯转向装置,11、转向支撑板,12、轴承座板,13、导向板,14、导向槽,15、滑动组件,151、滑套,152、U型槽,153、滑销,16、导向杆,17、截止槽,18、通孔,19、拉线套连接头,2、转向拉杆连接装置,21、连接匝扣,22、拉线支撑板,221、支板,23、拉线连接板,24、输出安全销,241、第一端部,242、第二端部,243、断裂部,3、拉线,4、汽车大灯,5、转向拉杆,6、拉线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未经张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