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集气管部件的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5509.4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B23K1/008;F28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部件 制造 方法 使用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集气管部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或其他形式的热泵型制冷系统通常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101、第一热交换器102和第二热交换器103、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以及将各功能部件密闭连通形成介质流通通路的管路连接件105,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制冷状态下,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101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第二热交换器103(冷凝器),同时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元件104等功能部件后通过流路分配器106进行流路优化后进入第一热交换器102(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从而使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制热状态下制冷剂的流路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制冷空调系统中,为了优化流路结构,达到充分的热交换的目的,通常在热交换器的出口端连接有集气管107。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典型的集气管部件,一般由铜质材料加工成型主集气管3′,在主集气管3′的管壁上焊接若干同样由铜质材料加工成型的支管4′,各支管4′与蒸发器的出口端连接。主集气管3′的一端与空调系统的管路件焊接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作密封处理。这种集气管部件往往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具有大冷吨能力的商用空调的使用也不断加大,作为大冷吨的空调系统,介质循环系统的压力较高,要求气密压力提高,以铜质材料为主的集气管组件体积庞大,消耗铜材较多,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在专利号为CN201120457246.3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中间为不锈钢管过渡管,一端为铜管而另一端为铝管的改进结构,此结构采用炉中钎焊焊接。但是,由于铝质金属材料、不锈钢及铜质材料之间的焊接性能差异较大,如在同样的焊接条件下实施焊接,对焊料的选择要求高,工艺控制不稳定,焊接后的性能较差。理论上设置焊接参数的温度范围较广,三种材料很难兼顾抗氧化性,需要在后续工序中要增加表面处理环节,易造成成本增加,对环境影响很大,所以实用性差。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制造成本,又能保证产品的气密性和耐腐蚀的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热交换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集气管的换热器。
本发明提出的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10:制备铝质金属材料的主集气管,制备铜质金属的连接管,制备不锈钢金属材质的过渡管;步骤A20:在所述过渡管与所述连接管的预设的焊接区域预置第一焊接材料,将所述过渡管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构成接管组合件;步骤A30:将所述接管组合件放置在炉焊设备中焊接制成接管部件;步骤A40:在所述主集气管与所述过渡管的预设的焊接区域预置第二焊接材料,将所述主集气管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设置在所述接管部件上的一端构成集气管组合件;步骤A50:将所述集气管组合件放置在炉焊设备中焊接制成集气管部件。
进一步,如上述集气管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第一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大于所述第二焊接材料的熔化温度;所述步骤A30中的炉焊温度大于所述步骤A50中的炉焊温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材料的焊接熔化温度在750°~1020°之间;所述第二焊接材料的焊接熔化温度在480°~580°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材料为焊接熔化温度在840°~1020°之间的青铜焊料;所述第二焊接材料为焊接熔化温度在520°~580°之间的铝金属焊料;
进一步,所述步骤A30中炉焊温度控制在840°~1080°之间,并在该温度下保持5~30分钟;
进一步,所述步骤A50中炉焊温度控制在580°~650°之间,并在该温度下保持5~3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A10还包括:在主集气管的与所述过渡管配合的一端进行扩口形成第一扩口部;所述步骤A40还包括:将所述过渡管通过过盈或过渡配合的方式插入到所述主集气管的第一扩口部中,所述第二焊接材料为焊环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扩口部的内底部或所述扩口部的外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