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及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3591.7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贺艳;郑文杰;张裕君;赵璟源;张霞;陈其勇;赵卫东;许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桃 检测 特征 序列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桃的检测方法,属于食品检测领域,具体地讲,涉及用质谱方法来检测核桃中特征序列组的技术。
背景技术
食物过敏症是越来越被重视的健康问题,坚果属于八大食物过敏原之一,涉及食物过敏症的90%。树坚果过敏原对于食品加工和消化是稳定的。在一些种子中,类似的稳定过敏原已经被确定,因为它们的独特口味,种子和坚果经常用于食品工业。自90年代以来,由于食品产品的多样化,导致与坚果和种子相关的食谱越来越多。不包含坚果或种子的产品也许会利用加工过坚果和种子的设备,形成了潜在的风险交叉接触。对于目前假设的含有丰富坚果或种子成分的产品中过敏原的探索发现,这些过敏原已导致一些严重的过敏反应。这表明,检测坚果和种子过敏原的方法是食品工业控制制造和处理程序的重要手段。由于核桃利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西欧,许多的努力是投入于核桃的检测。
1996年,Tariq等发表了一篇关于流行的树坚果过敏症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英国的怀特岛的1218新生儿。经过皮肤反应测试,其中1.2%是树坚果Ig E阳性,临床反应0.16%。这与Sicherer等人的研究相一致,利用随机数字拨号电话调查超过12 000在美国的个体,评估出树坚果过敏症患者在0.5%。坚果诱导的过敏性反应有所不同,有的是轻微的局部反应如口腔过敏综合征,有的是严重的全身过敏性反应,有些甚至是致命和近乎致命的过敏反应。由于美国和欧洲坚果消费量的不同,导致对过敏原的感受度不同。在欧洲,核桃过敏十分普遍,经常与桦树花粉过敏相结合,而在美国过敏反应主要由胡桃导致,腰果,杏仁,山核桃,开心果次之。欧盟在 2007/68/EC中要求的14种必须标注的过敏原中包含核桃,同样加拿大的CODEX STAN118-1979中同样对过敏原的标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及过敏人群的需求,需要开发相应的检测方法。目前核桃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法,由于抗体的交叉反应很容易导致假阳性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质谱检测的核桃特征序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 核桃过敏原Jug r1氨基酸序列
2.特征序列的筛选:通过PinPoint软件针对核桃过敏Jug r1找到适合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检测标签。
核桃过敏原Jug r1氨基酸序列Uniprot:P3198。
经过筛选确认适合的核桃质谱检测标签组为:
1. DLPNECGISSQR
2. GEEMEEMVQSAR
本发明的核桃检测试剂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为用于通过质谱法检测核桃过敏原的试剂,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
本发明的一种核桃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通过酶解的方法制备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的方法,含有下述步骤:以试剂盒中的提取缓冲液提取试样中的蛋白质,进行修饰后,通过酶解的方法进行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的制备,溶于溶解缓冲液,在质谱仪上进行离子化及检测。
试样可以是面包、蛋糕、冰激淋、饼干等可能含有核桃的产品,通过检测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来判断其是否有核桃成分。如果核桃质谱检测特征序列组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则试样中含有核桃成分,如果核桃过敏原标签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试样中不含核桃成分。
此外,根据常规方法,将该核桃检测标签可以应用于不同仪器公司的质谱仪。根据常识,各组分的体积可根据条件不同而变化,每次不同批次试剂的最佳组合均可能会不同。
3.检测方法
检测程序:(1)取待测样品2 g,加入提取缓冲液10ml,60℃振荡3h,14000g离心10min,取上清;
(2)加入溶液1M DTT 1μl,37度2h,再加入1M IAA 5μl 室温40min。
(3)反应后,直接加入2 μL trypsin (200 ng/μL),并于37 °C振荡酶解1.5小时。
(4)酶解完成后,于20,000 g离心5分钟,取上清,直接进样分析。
(5)液相色谱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未经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