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通道校准方法及装置、SAR测量方法、磁共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1484.0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关晓磊;李家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通道 校准 方法 装置 sar 测量方法 磁共振 系统 | ||
一种射频通道校准方法及装置、SAR测量方法、磁共振系统,所述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包括:基于校准信号的功率确定所述射频通道的期望功率,所述校准信号的功率是由磁共振系统的射频信号发射电路所输出的预设功率确定的;由所述射频通道的期望功率和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确定所述射频信号的校准参数,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射频通道中经定向耦合器耦合后得到的信号;在磁共振系统采集模式下,基于所述射频信号的校准参数对所述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校准。可以实时对所述磁共振系统的射频通道进行校准,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射频功率;基于射频信号校准后的功率计算SAR值,有效保证SAR值测量的准确性,增加SAR值监控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的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及装置、一种SAR测量方法和一种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放射学中对人身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可视化的最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在磁共振系统成像期间,患者会吸收磁共振成像设备所发射的射频(RF,Radio Frequency)能量的一部分,这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组织发热和其它副作用,例如改变视力、听力和神经功能。
在磁共振系统中,由于系统中的能量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的测量涉及到患者安全,十分重要,所以需要对SAR值进行监控。所述SAR以每千克瓦(W/Kg)为单位,是每单位质量组织吸收的RF功率。SAR是与热效应相关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充当着磁共振系统安全的指标。通常,SAR值的测量是根据若干用于监控RF功率而引出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计算的,因此,能否精确标定或者测量所述射频信号的功率将直接影响SAR值的准确计算,进而影响到所述磁共振系统是否会对患者造成灼伤危险的评估。
当前一些磁共振系统采用的射频监测技术为针对射频信号单独设计一块采集电路,该采集电路作为子部件,在磁共振成像设备出厂前对其进行射频功率校正以保证其在出厂时的各射频监控信号接收通道的虚拟增益是一致的。
出厂后对所述射频信号的监测可以通过对采集电路的功率的检测实现。现有的功率检测技术应用最普遍的为测量仪器的领域,比如功率计,频谱仪,以及信号源分析仪。将所述功率检测技术应用到磁共振的射频信号的监测中。对于磁共振的安全监控射频信号的监测,当前普遍倾向采用封装性比较强的射频监测单元,即保证集成到系统的射频监测单元是经过校准后的,且各个通道功率和相位是高度一致的。
这种做法虽然便于磁共振系统中各部件功能的划分,使得各部件更加独立,便于部件的管理以及问题的排查,但其内部要进行细致的温度补偿,而且考虑到部件的老化导致的性能随时间的漂移,还需要将所述携带有采集电路的射频监测单元定期的带回原厂进行重新校准。
现有技术需要在出厂时对所述射频监测单元进行校准,出厂后仍需要定期将其带回到原厂进行重新校准,无法实时对射频信号进行校准,校准方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无法实时对射频信号进行校准,且校准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磁共振系统的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包括:
基于校准信号的功率确定所述射频通道的期望功率,所述校准信号的功率是由所述磁共振系统的射频信号发射电路所输出的预设功率确定的;
由所述射频通道的期望功率和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确定所述射频信号的校准参数,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射频通道中经定向耦合器耦合后得到的信号;
在磁共振系统采集模式下,基于所述射频信号的校准参数对所述射频信号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校准。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SAR测量方法,包括:
采用如上所述的磁共振系统的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获取所述射频信号校准后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