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遮光料的漏光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29903.7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尚文;李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遮光 漏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光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遮光料的漏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遮光料通常是由在物料表面添设遮光层而实现的,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例如印刷有遮光油墨的铝箔纸,就是一种遮光料。但由于遮光料的遮光层是后加的,不可避免一些喷涂或印刷的瑕疵,即遮光料表面会形成一些漏光部位,这些漏光部位将影响遮光料的遮光效果,降低遮光料生产的成品率。因此,亟需相应的漏光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检测、高效、便利的片状遮光料漏光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片状遮光料的漏光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检测传感器和出料装置,所述检测传感器对应的区域为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遮光料由上料装置运送到检测工位以及将所述遮光料由检测工位运送到收料装置的抓取机械手,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一暗箱中,且下方设有照明光源,所述检测传感器由一驱动装置驱动能在检测工位移动并对遮光料进行扫描感应。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为与所述抓取机械手配合的自动上料架。
优选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线阵CCD传感器,能够将感应到遮光料漏光的位置信号传送给一计算机,并存储在计算机中。
优选的,所述漏光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沿遮光料行进方向的导轨,所述检测传感器上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块,使得检测传感器能沿导轨移动。
优选的,沿遮光料行进方向,所述漏光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检测工位下游的分选机械手,所述检测传感器将感应到遮光料次品的信号传送给一计算机,计算机再将指令发送给所述分选机械手,使得分选机械手挑出所述次品。
优选的,沿遮光料行进方向,所述漏光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检测工位下游的次品放置台,所述次品放置台中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感应次品放置台的放满状态,发送信号给一报警器或显示器。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漏光检测装置,适合于片状遮光料,实现自动输送物料和自动检测漏光次品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2.上料装置设置为与抓取机械手配合的自动上料架,可以进一步省去在上料装置补充待检测遮光料的人力,缩短上料、输送及检测整个过程的时间,增加便利性。
3.采用高精度线阵CCD传感器作为检测传感器,可感应到遮光料漏光的具体位置,便于后期对照计算机对具体部位查看和修补。
4.通过设置导轨的形式控制检测传感器的移动方向,便于安装,稳定性佳。
5.设置分选机械手,可以自动将次品挑出,使得次品和正品分开存放,省去了人工挑次,检测完毕可直接得到分类存放的正品和次品,自动化程度高,准确、放心。
6.次品放置台中设有传感器,可以感应其置满的状态,通知人工及时卸料,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上料架,3、暗箱,4、检测传感器,42、滑块,5、照明光源,6、出料架,62、次品放置台,64、合格品放置台,66、分选机械手,7、驱动装置,8、抓取机械手,9、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片状遮光料的漏光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检测传感器4和出料装置,其中检测传感器4对应的区域为检测工位。还包括将遮光料由上料装置运送到检测工位以及将遮光料由检测工位运送到收料装置的抓取机械手8,检测传感器4设置在一暗箱3中,且下方设有照明光源5,检测传感器4由一驱动装置7驱动能在检测工位移动并对遮光料进行扫描感应。
上料装置为放置待检测遮光料的上料架2,出料装置为放置检测完毕遮光料的出料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