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光棱镜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3828.3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周辅君;荣伟彬;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2B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棱镜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陀螺合光领域,特别是一种合光棱镜调整装置。
技术背景
激光陀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强、动态测量范围宽、线性度好、动态误差小、高精度、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中。激光陀螺的合光是指在激光陀螺的制造过程中精确调整合光棱镜及光电管的位置,使得谐振腔体内运行的激光束输出时产生干涉,准确得到对应于陀螺角速度的频差信息。合光棱镜的调整是激光陀螺合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激光陀螺的合光装配中的合光棱镜调整工艺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由于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技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工调整合光棱镜的质量和效率已无法满足激光陀螺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采用人工操作的合光棱镜调整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光棱镜调整装置,定位精度高、可操作性好、输出轨迹灵活、工作空间大,有助于提高激光陀螺合光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思路如下:
考虑机械结构完成合光装配的方便性,谐振腔体应竖直放置,即装配合光棱镜的平面反射镜与水平面平行。为完成合光任务,合光棱镜需在平面反射镜所在平面内进行X、Y向移动及绕Z轴的转动,同时,为适应不同尺寸的谐振腔体,还需Z向的上下平移运动,且平移运动精度要求低,旋转精度要求高,此外在正式的应用场合应要求大行程与小行程相结合,因此,合光棱镜调整机构由一个二维回转机构、一个一维回转机构和一个合光棱镜夹持机构串联组成,用以实现合光棱镜的运动。
基于以上思路,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光棱镜合光棱镜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光学平台、一个合光棱镜调整机构及待装配光学元件,所述合光棱镜调整机构安装在光学平台左侧,待装配光学元件放置在光学平台右侧;所述合光棱镜调整机构内有直线驱动杆驱动其运动,并有四个微型电机驱动对待装配光学元件的夹持,从而实现合光棱镜的调整。
所述一种合光棱镜合光棱镜调整机构由一个二维回转机构、一个一维回转机构和一个合光棱镜夹持机构串联组成,所述的底板固定在光学平台的左侧,二维回转机构通过第一虎克铰链与底板连接,一维回转机构通过回转副与二维回转机构连接,合光棱镜夹持机构通过第二虎克铰链与一维回转机构连接。合光棱镜的位置调整由二维回转机构、一维回转机构完成,角度调整由一维回转机构和合光棱镜夹持器完成,合光棱镜的夹持、定位由合光棱镜夹持器实现。
所述的二维回转机构由二维动臂、第一直线驱动杆和第二直线驱动杆组成,二维动臂通过第一虎克铰链与底板相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杆一端通过第十球铰与二维动臂相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一球铰与底板相连接,第二直线驱动杆一端通过第二球铰与二维动臂相连接,第二直线驱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铰与底板相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杆和第二直线驱动杆可混合驱动二维动臂运动,实现二维动臂绕虎克铰链两条轴线的二维转动,可实现合光棱镜夹持器的大行程控制。
所述的一维回转机构由一维动臂和第三直线驱动杆组成,一维动臂通过回转副与二维动臂相连接,第三直线驱动杆一端通过第四球铰与一维动臂相连接,第三直线驱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五球铰与二维动臂相连接。第三直线驱动杆驱动一维动臂运动,实现一维动臂绕回转副轴线的一维转动,可实现合光棱镜的小行程控制。
所述的合光棱镜夹持机构由合光棱镜夹持器、第四直线驱动杆、第五直线驱动杆组成,合光棱镜夹持器通过第二虎克铰连接到一维动臂上,第四直线驱动杆一端通过第六球铰与到一维动臂相连接,第四直线驱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七球铰与合光棱镜夹持器相连接,第五直线驱动杆一端通过第八球铰与一维动臂相连接,第五直线驱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九球铰与合光棱镜夹持器相连接。第四直线驱动杆和第五直线驱动杆也可混合驱动合光棱镜夹持器运动,实现合光棱镜夹持器绕虎克铰两轴线的二维转动。
所述的合光棱镜夹持器由一个合光棱镜调整腔框架、四个微型电机、四个带有力传感器的螺钉组成,所述的螺钉的一端与微型电机连接,另一端配置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合光棱镜调整腔框架两侧,通过力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向和进给量,进而实现合光棱镜的自动夹紧和释放。
合光棱镜的位置调整由二维回转机构、一维回转机构完成,角度调整由一维回转机构和合光棱镜夹持器完成,合光棱镜的夹持、定位由合光棱镜夹持器实现。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好,定位精度高,输出轨迹灵活,工作空间大,能够有效地提高合光棱镜调整效率,进而提高激光陀螺合光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补偿的换挡器上衬套组件
- 下一篇:具有吊耳的立式齿轮箱箱体和立式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