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半潜运输船稳性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1640.5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为;马强;黄丞;莫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43/04 | 分类号: | B63B4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运输船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半潜运输船稳性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的半潜运输船舶在下潜作业过程中,在主甲板浸水的短时间内,由于水线面的急剧减小和甲板面上波浪运动的双重作用,导致船舶的稳性急剧恶化。同时由于半潜运输船的压载泵的排量很大,在下潜过程中任何一丝操作失误都会导致船舶剧烈的晃动,使后续的下潜作业很难进行。
半潜运输船舶的下潜作业,是风险极高的作业过程。目前世界上少数拥有半潜运输船舶的公司,即使事先做了大量验算,也无法担保作业安全的万无一失。其风险主要产生于,主甲板浸水的一刹那,水线面突然减小,由此带来船舶的稳性突降。因此这类作业往往是在缴纳了高额保险费用后,选择在极佳的气象条件下进行作业。即使如此,此前也依然发生过半潜船在下潜作业过程中,因上述原因而发生倾覆并沉没的恶性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当前常见的方法,一是在尾部设置若干浮箱,以在下潜的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水线面,从而为全船提供浮力储备,提高稳性。二是通过增加首部船体线型的丰满度,来达到增加水线面积的目的,进而提高全船稳性。
针对第一种方法,尾部浮箱虽然可以增加水线面面积,但是相比主甲板浸水后产生的水线面积突减,比例依然很小,所以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此外,浮箱如果尺度过大,对于装卸货又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针对第二种方法,首部船体线型即使增肥,其带来的水线面增加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同时,如果首部线型过于丰满,航行时会极大增加阻力,进而降低航速,同时对于抛锚作业不利。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于增加半潜运输船舶在下潜作业过程中的稳性,是本领域长期以来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半潜运输船舶在下潜作业过程中,稳性较差,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对天气条件依赖性较大,而且作业的保险费用非常昂贵。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半潜运输船稳性的装置,所述半潜运输船包括主体船身,所述主体船身两侧设有伸缩式附体结构,较外侧的附体套接在较内侧的附体内部,所述伸缩式附体结构由液压系统7驱动;正常航行时,主体船身水面线上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水浸传感器1,所述水浸传感器1与液压系统7连接,触发伸缩式附体结构的逐级伸出。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基于增加水面线从而增加半潜运输船稳性的原理,为半潜运输船增设了伸缩式的附体结构,并且在船身主体上自下而上设置一系列水浸传感器,随着船体下潜的过程,附体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自动适时地向外逐级推出,当最高位置的水浸传感器也浸没的时候,所有附体向外推出到最大位置,最大限度的增加水面线的面积。增加船体的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7设有两组,分别驱动主体船身左右两侧的伸缩式附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浸传感器1也分为两组,分别与各自的液压系统7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水浸传感器1分为上、中、下3个高度,分别为上传感器,中传感器,下传感器。
再进一步的,船身主体两侧各设有三级伸缩式附体,分别为外附体4,中附体5,内附体6,每个伸缩式附体均具有两级伸出距离。
一种上述的增强半潜运输船稳性的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船舶开始下潜作业后,下传感器浸水后,向液压系统7发出指令,由液压系统7将外附体4、中附体5、内附体6一齐向外推出至指定延伸长度后锁定;当中传感器浸入水中后,向液压系统7再次发出指令,由其将外附体4和中附体5再次向船外推出一级,到达延伸长度后锁定;当上传感器3浸入水中后,向液压系统7再次发出指令,由其将内附体6再次向船外推出,到达设计延伸长度后锁定。此时附体已全部伸出,全船的水线面处于最大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大提高了半潜运输船的稳性。
2)提高了半潜运输船的作业安全性,有助于降低巨额的作业保险费用。
3)设计巧妙,全自动控制。
4)船舶航行时,不增加船舶宽度,也不会增加航行阻力,同时对装卸货娿不会产生阻碍;
5)解决了长期以来半潜运输船稳性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
6)实施方便,成本不高,具有广泛推广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增强半潜运输船稳性的装置安装在船身上的机构示意图,视角方向为沿船身纵向。
图中,1.下传感器,2.中传感器,3.上传感器,4.外附体,5.中附体,6.内附体,7.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1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