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在线钢丝绳的测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1180.6 | 申请日: | 201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珩;苏明;徐伟;徐伟;王小刚;李伦友;王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4 | 分类号: | G01B1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天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2107 | 代理人: | 杜胜雄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在线 钢丝绳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在线钢丝绳的测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长度类产品,其成品长度误差不仅受到国家、行业标准的严格规定,还直接与产品质量、用户需求、企业信誉、生产利润息息相关。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准确测量并截取相应钢丝绳长度,控制其长度误差,对于企业和用户意义重大。
现有的钢丝绳在线测长方法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法应用最广,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测长时,计长装置与生产线上的钢丝绳接触,将钢丝绳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计长装置的旋转运动,并根据转动圈数和装置周长换算钢丝绳运动长度;间接接触法则通过计数器测定生产线上与钢丝绳接触的压紧轮、牵引轮或卷筒的旋转圈数,再乘以其周长从而间接计算钢丝绳长度。采用这种传统的机械接触方法测长往往精度较低,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有。
1.只要采用接触方式测长,无论是计长装置,还是压紧轮、牵引轮,其与钢绳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打滑,出现计数误差,且钢丝绳直径越大,打滑越严重。
2.由于长期发生滑动摩擦,计长装置、压紧轮、牵引轮的圆周直径会因钢丝绳的磨损而逐渐减小,使周长发生变化,长度计算出现误差。
3.接触法计算的是钢丝绳与旋转装置接触的外圆周位置长度而不是绳的轴心位置长度,测长存在原理性误差。
目前已有多项技术方案对接触式钢丝绳测长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如2005年由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实用新型专利《钢丝绳长度计量装置》(200420096957.2);2007年由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申报的实用新型《钢丝绳长度计》(200520046396.X);2010年由江苏法尔胜特钢制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实用新型《钢丝绳长度计数测量装置》(200920040353.9);2012年由江苏巨力钢绳有限公司申请的两项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计算钢丝绳长度的设备》(201110314173.7)和《用于计量钢丝绳长度的设备》(201120394246.3);2012年由江苏兴龙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两项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绳计量器》(201210174902.8)和《一种钢丝绳长度计量器》(201220251816.8)。这些技术方案大多集中在机械装置的结构改进上,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从本质上消除接触测长方法固有的打滑和磨损这两大缺陷,以及长度计算的原理性误差,测长精度提升受到局限。
非接触方法主要采用励磁读磁技术进行钢丝绳在线实时测长,其技术方案是在被测钢丝绳两端分别安装励磁线圈磁头和霍尔读磁传感器,二者间步长可精确测定。测长时,励磁磁头瞬间通过强电流对行进中的钢丝绳某点励磁,当磁化点行至读磁传感器时将产生脉冲电信号,系统将根据接收信号对步长不断累加,从而获取钢绳长度。目前国内已有相关方案和技术,如199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申报的实用新型《钢丝绳测长装置》(97234783.6);2001年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钢绳测长装置》(00223049.6)。励磁读磁方案虽然具有非接触、实时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以下瓶颈:
1.为磁化彻底,励磁磁头需要通几安至几十安的强电流,且绳径越大,电流越强,由此带来的可行性、安全性问题,以及钢绳的退磁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考虑;
2.磁化具有一定宽度,不能精确到点,因此,读取剩磁信号时,读磁传感器何时产生计数脉冲是决定测长误差的重要因素;
3.由于磁化没有方向性,励磁读磁技术无法判定在线钢丝绳运动状态,无法解决因钢绳回车而产生的磁化点误读,需要其它信号辅助;
4.励磁线圈尺寸需要随绳径的改变而改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在线钢丝绳的测长方法。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在线钢丝绳的测长装置及方法,以解决在线钢丝绳测长测量误差大、安全性差、测量效率不高、测量成本高、钢丝绳运动状态不好判断、测量设备适应性差等技术瓶颈问题。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基于在线钢丝绳的测长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激光发射器和高速工业相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高速工业相机处于在线钢丝绳的正上方,所述线激光发射器将激光投射到在线钢丝绳表面,形成激光投射亮线,所述激光投射亮线与在线钢丝绳轴向垂直,所述激光投射亮线位于高速工业相机的视场中心,高速工业相机与工控机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并实现实时图像数据传输,所述工控机上安装有图像分析处理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1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