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icroRNA在猪肌内脂肪检测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8807.2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刘慧莹;赵书红;李长春;李新云;朱猛进;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rorna 猪肌内 脂肪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畜分子标记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猪肌内脂肪相关miRNA标志物及其特异引物的应用,所述的miRNA标志物基因是基于猪的microRNA-133a3p基因,利用该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croRNA在猪肌内脂肪中的表达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品质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比如猪肉的口感,多汁和嫩度。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简称IMF)即大理石纹对猪肉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谭林和姜海龙,2010)。IMF主要分布在肌束和肌纤维之间,其从肌纤维间融化出来而使肉质鲜嫩多汁。研究表明,IMF与肉质优劣呈正相关,但IMF沉积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IMF含量是由脂肪细胞的生长发育决定的,脂肪细胞的增殖和肥大可以促进IMF的沉积。有研究发现,涉及到脂滴代谢和脂肪形成的microRNA对脂肪细胞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Xie et al.,2009)。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有研究表明miRNA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和骨骼肌的分化(Krutzfeldt and Stoffel,2006)。为了揭示miRNA在猪的IM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236头纯种大白猪的背最长肌IMF含量,从中选取高低各3个个体,选取与肌内脂肪高度相关的几个m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行表达量的检测。
qRT-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然而在分析数据过程中,RNA样品之间,反转录效率,以及人为因素等都会对目的基因表达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进行校正和标准化,减少样本之间的差异(袁伟等,2012)。使用不理想的内参基因会对数据分析造成偏差。内参基因常常是看家基因,动物中常用的内参基因包括18S核糖体RNA(18S rRN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U6,ATCB等,选择正确的内参基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研究的组织、细胞及实验目的等。
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内参基因可以完全用于任何实验条件,且表达恒定不变,申请人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类型的不同,应当选择合适而稳定的内参基因进行校正和标准化,以期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猪肌内脂肪相关microRNA标志物及其特异引物的应用,该microRNA标志物在肌肉中特异性表达,且表达量高,我们将其命名为ssc-miR-133a3p基因,本发明通过筛选得到一种与猪肌内脂肪性状相关的microRNA实时荧光定量(qPCR)内参基因,通过与动物常用内参基因U6和18S rRNA或其组合,提供双内参基因片段,通过双内标方法进行猪的肌内脂肪性状的检测。
在本发明中,申请人选择以U6为内参基因,研究micro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U6在猪肌内脂肪中的表达稳定性较差,扩增效率不均一,同一批处理样品,U6的Ct值会有2-3个的差异,而ssc-miR-133a3p在相应组织样中的表达稳定性均优于传统内参基因U6,其主要特点是扩增效率高,适合用于本发明的需要。
更详细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申请人从NCBI数据库中克隆得到猪的U6,18S rRNA和ssc-miR-133a3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NCBI数据库中miR-133a3p基因被著录的用途定义为与脂肪的沉积相关。
一种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相关microRNA标志物在猪肌内脂肪相关检测中的应用,该标志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9所示。
一种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相关microRNA标志物的特异引物在检测与猪肌内脂肪含量相关差异microRNAs中的应用,这些特异引物是如下所示的引物对和茎环引物,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U6基因的引物:
正向引物:TCGCTTCGGCAGCACATATAC,
反向引物:CGAATTTGCGTGTCATCCTTGC;
18S rRNA基因的引物:
正向引物:CGACCATAAACGATGCCGACT,
反向引物:GTGCCCTTCCGTCAATTCCT;
ssc-miR133a3p基因的引物:
茎环引物:
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ACTGGATACGACCAGCT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8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幕墙专用通风器在幕墙中的连接机构
- 下一篇:集成房屋保温防水屋顶及其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