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多语种自动翻译终端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16999.3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兴;刘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业兴;刘开元 |
主分类号: | G06F17/28 | 分类号: | G06F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语种 自动 翻译 终端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种翻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多语种自动翻译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
全世界语言十分复杂,据国际辅助语协会估算大约有2500至3500种语言。但是语言使用人数众多,地域较为广泛的语种也不过以下十余种,如汉语、英语、印度斯坦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等。其中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
在人类的交往中,语言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语言不通,则无法进行交流,严重妨碍了人与人的正常交往。当然,我们无论在那种语言方面,都有专门的翻译人才。但是更多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条件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是十分普遍的问题,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所产生的语言障碍更是比比皆是。
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国际间的交往,比如政府间交流、国际上企业之间的交流、民间文化交流、商务考察、移民上学、民间旅游以及海关、商贸、商场、宾馆、餐厅等几乎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活动。虽然,在政府的外事活动中可以配备相应的翻译人员,也有人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但是,与庞大的民间交往来说,这是微乎其微的。即使中国人会英语,美国人会汉语等等,但是仍然会遇到英语、汉语以外的语言障碍。
目前,不同语言支间的交流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译员们将演讲词或台词同步译成不同语种,通过电声系统传送。席位上听众可自由选择语种进行收听。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由于这种特殊性,所以国际、国内能培养同声翻译人才的院校寥寥无几,由于“同声翻译”人才的稀缺,这必定对各个国家的对外交流造成严重的制约,并将大幅增加外事活动中语言翻译的成本。同时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除在政府间的应用外,不可能应用于普通民间的交流,而巨大的民间交流空间则孕育着更大的需求。
另外,现有的各种翻译器或翻译机,绝大部分只是文字的翻译,而且基本上停留在单词及简单的句子上的翻译,不可能解决真正的,比较自由的语言交流问题。某些可以实现发声的翻译器或翻译机,也都局限在单机的翻译,不能实现双机、多机的交互式自动翻译。因此,现有的各种翻译器或翻译机不能满足不同语言之间交互式的自由交流,特别是不同区域之间的交互式自由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式多语种自动翻译终端及其实现方法,实现了多人、多种语言之间的非人工的自动翻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交互式多语种自动翻译终端,该终端包括:
多机交互模块,用于基于无线网络实现多终端的交互,并在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语言信息后调用多语种自动翻译模块来实现自动翻译;
语言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多机交互模块工作时,接收远端终端发送的语言信息;
多语种自动翻译模块,用于获取或识别所述语言信息的语种,并实时翻译成预先设置的目标语种;
语言信息输出模块,用于将翻译成目标语种的语言信息输出。
一种交互式多语种自动翻译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无线网络实现多终端的交互,并在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语言信息后,获取或识别所述语言信息的语种,并实时翻译成预先设置的目标语种;具体的:获取或识别所述语言信息的语种,并实时翻译成预先设置的目标语种;
将翻译成目标语种的语言信息输出。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基于无线网络实现多终端交互,再通过识别、获取接收到的语音信息的语种,并进行实时的自动翻译,突破了人工方式的“同声翻译”的局限性,实现了多人、多种语言之间的非人工的自动翻译,而且具有随身携带、操作简便,适用各种场合的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业兴;刘开元,未经刘业兴;刘开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