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11284.9 | 申请日: | 2014-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9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楠;贺建根;刘显铭;刘滔;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周华霞;王丽琴 |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通讯 进行 实时 互动 方法 系统 客户端 | ||
本发明公开了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发送方客户端捕获选择的道具,确定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请求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发送方道具素材,所述素材描述信息包含道具标识、发送方形象标识和接收方形象标识;并将道具标识远程通知给接收方客户端;发送方客户端播放获取的发送方道具素材;接收方客户端接收发送方客户端通知的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请求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接收方道具素材,播放获取的接收方道具素材,将本地即时通讯窗口内的发送方虚拟形象和接收方虚拟形象替换成动画形象。本发明方案能够实现即时通讯中虚拟形象的实时互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尤其涉及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enger),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进行即时消息交流的技术。该技术允许双方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视频等信息;包括QQ,MSN等应用形式。
用户可为自己选择虚拟形象,进行即时通讯时,所选的虚拟形象将显示在本地即时通讯窗口的发送方虚拟形象位置,对方的虚拟形象也将显示在相应的位置,以使交互的信息更加具体形象。随时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虚拟形象技术日趋成熟,可供选择的虚拟形象的内容主题越来越多。目前,交互的双方只能对即时通讯窗口中的本地虚拟形象进行控制,进行信息表达和传送;并且,都为静态的虚拟形象。在即时通讯中,如果能基于虚拟形象进行互动,将更加生动、灵活有效地进行信息交互,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不能进一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即时通讯中虚拟形象的实时互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即时通讯中虚拟形象的实时互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客户端,该客户端能够实现即时通讯中虚拟形象的实时互动。
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方客户端捕获选择的道具,确定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请求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发送方道具素材,所述素材描述信息包含道具标识、发送方形象标识和接收方形象标识;并将道具标识远程通知给接收方客户端;
发送方客户端播放获取的发送方道具素材,将本地即时通讯窗口内的发送方虚拟形象和接收方虚拟形象替换成动画形象;
接收方客户端接收发送方客户端通知的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请求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接收方道具素材,播放获取的接收方道具素材,将本地即时通讯窗口内的发送方虚拟形象和接收方虚拟形象替换成动画形象。
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送方客户端、接收方客户端和素材服务器;
所述发送方客户端,捕获选择的道具,确定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发送包含素材描述信息的互动请求,接收素材服务器反馈的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发送方道具素材,所述素材描述信息包含道具标识、发送方形象标识和接收方形象标识;播放获取的发送方道具素材,将本地即时通讯窗口内的发送方虚拟形象和接收方虚拟形象替换成动画形象;并将道具标识远程通知给接收方客户端;
所述素材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发送方客户端的互动请求,获取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发送方道具素材,反馈给所述发送方客户端;并根据接收方客户端的请求为其反馈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接收方道具素材;
所述接收方客户端,接收所述发送方客户端远程通知的道具标识,向素材服务器请求与素材描述信息对应的接收方道具素材,播放获取的接收方道具素材,将本地即时通讯窗口内的发送方虚拟形象和接收方虚拟形象替换成动画形象。
一种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客户端,该客户端包括第一道具捕获单元、第一素材请求单元和第一播放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1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个组织结构的讯息传递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网络扩展群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