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8559.3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复合 消音 消声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具体地是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安装在发动机排气口降低噪声的装置。
现有的柴油机消声器由入口管接头、一级放大消音腔、排气管(与入口管直径相同)组成。
现有的柴油机消声器有以下一些不足:
1、柴油机燃烧、作功过程粗暴,通过柴油机的一级放大消音腔消声效果差。发出“蹦、蹦、蹦”的噪音及其高分贝值令人难以忍受,所以交管部门规定,配有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等不准进城。
2、长期驾驶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等的驾驶员也因噪音因素感到身心疲备。
3、现有的柴油机消声器采用氧乙炔焊接工艺,制作质量粗糙,外形也不够美观,同时生产率也相对低下。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消声效果好,制作质量美观,生产率也比较高的消声器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消声效果好,制作质量美观,生产率也比较高的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包括管接头、消音罩、下壳体、上壳体、消音网、排气管和吸音材料,所述管接头连接到发动机气缸盖上的排气弯管,所述消音罩和所述下壳体分别与所述管接头连接,所述消音罩侧壁上有小孔,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消音网固定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位于所述消音网的上方,所述下壳体位于所述消音网的下方,所述消音网凸面向所述消音罩方向,所述消音网上有高密度排列的小孔,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壳体的管口缩颈连接,所述吸音材料位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排气管的内壁内。
所述消音罩内腔构成第一消音腔,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消音网的空间构成第二消音腔,所述消音网与所述上壳体的空间构成第三消音腔,所述上壳体的管口缩颈到所述排气管的空间构成第四消音腔;通气净截面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所述第四消音腔、所述第三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其中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通气净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管接头内通道的通气净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罩侧壁上的小孔直径为3-5mm,所述消音网上的小孔直径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材料为耐高温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罩铆接在所述管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铆接在所述下壳体上。
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制备管接头、消音罩、下壳体、上壳体、消音网和排气管;
S2:将所述消音罩铆接到所述管接头上;
将所述下壳体与所述管接头滚焊联接;
将所述消音网放到所述下壳体上,凸面向所述消音罩方向,放上所述上壳体,铆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将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壳体的管口缩颈进行滚焊连接;
S3:喷涂防锈层后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产品封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将吸音材料通过金属胶黏剂涂覆在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排气管的内壁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在所述消音罩侧壁上冲压直径为3-5mm的小孔,在所述消音网上冲压直径为1-2mm的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材料为耐高温吸音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胶黏剂为耐高温金属胶黏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通过设置通气净截面面积逐级放大的四级消音腔,大、小孔交替消音的消音罩和消音网,以及复合消音的吸音材料,可以使噪音下降20-25分贝,耳旁噪音由粗暴变得柔和,使音频频谱中高、中、低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了对人的干扰和伤害。
(2)本发明所述的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的制备方法,用铆合、滚焊工艺取代了氧乙炔焊接工艺,质量可靠性好,外观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相应的生产率也提高了1-2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消音的消声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管接头,2.消音罩,3.下壳体,4.上壳体,5.消音网,6.排气管,7.吸音材料,8.第一消音腔,9.第二消音腔,10.第三消音腔,11.第四消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8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温电热蚊香加热器
- 下一篇:二进制算法和二维直线交叉熵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