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暗排结构及其除涝作用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01037.0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丽;瞿兴业;韩松俊;焦平金;陶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及其 作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新型暗排结构,包括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所述暗管底部至耕作层底部开挖的反滤槽,所述反滤槽内填有工程滤料;所述工程滤料与回填原土后构成耕作层的接触面上铺有反滤防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槽的宽度为20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滤料为砂砾石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防护层为土工布。
5.一种暗排结构除涝作用的设计方法,包括:
(1)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由降雨所产生的总排涝模数mw;
(2)计算由暗管承担的地下排涝模数md;
(3)从(2)中地下排涝模数md中扣除稻田适宜渗透率的最大值,得到净地下排涝模数md净;
(4)从(1)中总排涝模数mw中扣除(3)中净地下排涝模数md净得到由明沟承担的地表排涝模数m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暗排结构除涝作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mw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一次降雨所产生的设计径流水深,单位mm;t为时间,单位:d;mw单位为m/d;
所述R的计算公式为:
旱作区:R=aP;
式中,α为旱作区径流系数;p为设计降雨,单位mm;
水稻区:R=P-h田蓄-E-S;
式中,p为设计降雨,单位mm;h田蓄为水田滞蓄水深,单位mm;E为排涝历时t内的水田腾发量,单位mm;S为排涝历时t内的水田渗漏量,单位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暗排结构除涝作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地下排涝模数md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b为暗管间距,单位m;qd为单长暗管的排水渗流量,单位m2/d;
所述qd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单位:m/d;H-Hd为作用水头,单位m;Φ为渗流阻抗系数;
所述H-Hd的计算公式为:
H-Hd=h+ΔH
式中,h为暗管中心的埋深,单位m,ΔH为地面积水层厚度,单位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1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