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手性非晶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297.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庆明;山小芬;陕绍云;王亚明;蒋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8 | 分类号: | B01J31/28;C07C13/40;C07C13/18;C07C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手性 晶态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手性非晶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工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性是构成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手性物质最广泛、最重要的来源是手性催化合成,而手性催化剂的设计是手性合成的核心。随着手性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大,以天然产物为原料,经构型保持或构型转化等有机不对称催化合成各种手性药物、功能分子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化合物,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手性高分子有很多特异性,能形成性能稳定的单向螺旋构型,因而在手性识别、手性拆分、生物兼容性电极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手性高分子的合成多以手性单体的定向聚合为主,但是手性单体的价格一般较昂贵,制备过程也较复杂,因而在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中受到限制。而手性聚苯胺的合成则采用非手性的苯胺作为单体,利用手性小分子酸作为手性诱导剂,在手性混合体系中引发自由基聚合苯胺,由于手性酸的手性诱导作用和构型固定作用,使合成的聚苯胺分子链首先选择单一螺旋构型进行生长,从而制备出具有明显单一螺旋构型的聚苯胺。这就使得手性聚苯胺的制备过程相对于一般的手性高分子较为简单,可控性较强且成本更为低廉。然而,目前未见手性聚苯胺用于手性催化领域的报道。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由于具有不完整的晶面,不同晶面的晶阶、棱边、晶界和结点空位上的位错和偏析等微观结构特点,表现出优良催化活性和对产物较高的选择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工作者对其制备和应用的广泛研究,成为催化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但是非晶态合金比表面积一般均较小,它在一定条件下,就会逐渐晶化而成为稳定状态,这样就降低了该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为了提高非晶态催化剂的耐晶化性能,进而提高其催化活性,而致力于选择合成了负载型的非晶态催化剂。
由于负载型的非晶态催化剂中的非晶态合金的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活性组分相得以稳定,进而克服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热稳定性差,易于晶化的缺点。因此,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备负载型的非晶态的Ni-B催化剂,且有较多的相关专利报道[CN 102125864A、CN 102614928A],并将其用于催化烯烃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但目前制备的负载型的非晶态催化剂不具有手性特征,不能用于不对称催化领域。
研究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与载体的性质密切相关,而酸性载体更有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在以往制备负载型非晶态催化剂的报道中,采用的酸性载体大多数均为无机酸盐酸、硫酸等,得到的催化剂在反应中尽管在活性、选择型和稳定性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本发明制备的负载型手性非晶态催化剂,采用的酸性载体是有机的手性酸,得到的负载型催化剂是手性的,该催化剂不仅稳定性好、活性高、重复使用性好,而且对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等天然的双键双环的单萜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较好。 因此,本专利通过负载的方式在提高Ni-B、Ni-P系列非晶态催化剂催化活性、稳定性的同时,通过载体的手性特征赋予非晶态催化剂立体选择性(不对称氢化等),扩大其在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型手性非晶态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由手性酸掺杂聚苯胺形成手性Ni-B/态聚苯胺非晶态催化剂,活性组分为非晶态的Ni-B,载体为手性聚苯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负载型手性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每200mL浓度为1.0~2.0mol/L的手性酸水溶液中添加40~60mmol过硫酸铵、50~100mmol镍盐的比例,将过硫酸铵、镍盐溶于该手性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
(2)按每200mL有机溶剂中添加10~40mL分析纯苯胺单体的比例将苯胺单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B,其中苯胺单体为经过二次减压蒸馏并预冷到0~4℃;
(3)然后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形成界面并聚合,将其在室温下静置反应8~24h;
(4)反应结束后对水溶液进行过滤,然后依次用丙酮和蒸馏水对其进行洗涤,直至滤液的pH呈中性,得到的沉淀物即为手性聚苯胺-镍盐配合物;
(5)将步骤(4)中所制得的手性聚苯胺-镍盐配合物溶于蒸馏水中,并在室温下超声分散,然后在温度为-2~2℃的氮气保护下,向上述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硼氢化钾等溶液,直至体系无气泡冒出时滴加结束;
(6)在氮气保护下将其过滤,并将过滤物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即可得到手性Ni-B/聚苯胺非晶态催化剂或手性Ni-P/聚苯胺非晶态催化剂,将其存放在无水乙醇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
- 下一篇:防止汽车追尾和误动的刹车预警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