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氢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3853.1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忠;张旭冉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K9/08;A61M37/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氢气 水中 溶解度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气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氢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疗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缺血再灌注作为一种氧应激,造成炎性反应爆发甚至内环境紊乱。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可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炎性介质,使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引起多器官损伤;随着肢体缺血时间的延长,组织消耗大量ATP,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微循环栓塞;再灌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通过血管壁渗入组织间隙,使组织内张力明显增高;同时恢复的血流可将氧自由基、酸性代谢产物等有毒物质运送至远隔组织器官使远隔器官损伤。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组织的存活和功能,而且还可以累及远隔器官,严重时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较为常见的下肢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心、肺、肾和血液系统的组织及功能的损伤,其中心肺是最重要的受累靶器官,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肺水肿甚至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障碍等。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强大的生物学特性,在医疗技术领域,氢气已经被用于饱和潜水及减压病的治疗并具有显著的疗效。2007年7月,Ohsawa I等在《自然医学》报道,动物呼吸2%的氢气就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他们采用化学反应、细胞学等手段证明,氢气溶解在液体中可选择性中和羟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而后两者是氧化损伤的最重要介质,目前体内尚未找到内源性特异性清除途径,因此认为,氢气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是选择性抗氧化作用。而中国专利CN101347451A也公开了氢气在治疗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障碍方面具有疗效。
虽然现有的研究表明,氢气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障碍方面具有疗效,但是,氢气在水或者生理盐水等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即便是过饱和状态,溶解度也仅为0.6mmol/L左右,患者需要口服或者注射大量的含氢溶液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大量的溶液虽然对于患者身体没有毒副作用,但势必会通过人体的代谢系统通过尿液或者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对于身患损伤的患者而言极为不便;并且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注射液本身也会增加人体体液的渗透压,需要长时间的代谢才可以恢复正常。虽然氢气可以溶解在水等溶液中,但是在常温常压下的过饱和氢气溶液中的氢气极容易逸散到空气中而造成损失,因此需要特殊的输送装置输送含氢溶液,既不影响氢气的溶解度,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氢气逸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氢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含氢溶液在皮肤表层的应用,既不影响氢气的溶解度、也不影响氢气的生物选择性,可以有效的防止氢气逸散,同时对于治疗下肢缺血再循环灌注损伤有显著的效果。
基于上述见解,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氢气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电解水制备氢气:在常规电解室装置的阳极室内置入锰系氧化物阳极,阴极室置入Ni-Fe-S阴极,用KOH将去离子水的pH调为8~9,将上述去离子水加热至35~40℃后加入阳极室和阴极室中,接通电源,在电流密度600~800A/m2条件下电解,阳极获得氧气,阴极获得氢气;所获得氢气通过氢气分离器将氢气和电解液分离得到清洁的氢气;
(2)制备含氢溶液:将水装于铝袋中并于4℃、0.4-0.8Mpa压力下预处理6-7h;然后将步骤1中获得的氢气在4℃、0.4Mpa压力下加压连续通入水中溶解2-3h;将上述溶液在4℃、0.2Mpa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的频率为1-3万赫兹,处理时间为2-4h;最后将含氢溶液在1-4℃下低温保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氢水溶液,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氢水溶液在人体皮肤表层的应用,将上述含氢气的水溶液通过输送管输送至皮肤表层,氢气通过输送管的生物膜进入皮肤内,水溶液被输送管输出后循环使用;所述的输送管由两部分对接而成,一部分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生物膜层,另一部分为起阻断氢气逸出的铝箔层。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膜为仿生纳米生物渗透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水中的氢气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5mmol/L,极大的提高了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忠;张旭冉,未经陈忠;张旭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3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