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芦丁制备槲皮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2290.4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大鹏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5008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芦丁 制备 槲皮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芦丁制备槲皮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植物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很多植物 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存在。一些常用中药,如槐米、芸香、养 麦、沙棘、银杏、枸杞、益母草、柴胡、夏枯草、芦荟、桉树叶和烟叶等多种 植物中都含有芦丁,芦丁是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槲皮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植物的花、叶子、果实中,多以甙的形式存在,如芦丁(芸香甙),槲皮甙,金丝桃甙等,经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等药理作用,且有一定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目前,槲皮素的制备方法有:1、从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如“从生物类黄酮中回收异槲皮素”(CN1355797)等方法,但这类方法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不利于清洁生产,并且产率低,成本高,很难实现产业化生产。2、用酶法水解芦丁制备异槲皮苷和槲皮素,比如“酶法水解制备异槲皮素和槲皮素的方法”(CN03133636.1),“从植物生物质提取、纯化和转化类黄酮化合物”(CN1685053A),该类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生物酶制剂,工艺设备也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3、槲皮素的工业化生产一般采用强酸水解芦丁的工艺(参见:刘亚萍,槲皮素制备方法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657-658;何勤,徐雄良等,正交试验法优选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工艺,中草药,2003,34(5):409-412),对生产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且产生三废,不利于环境保护。4、用芦丁制备槲皮素及异槲皮苷的方法(CN200610065217.6), 该方法利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水,加热至沸;称取芦丁,加入到2~3倍芦丁重量份数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成浆液,将浆液置于前述高压反应釜内沸水上方的隔板上;继续加热反应釜,利用水蒸汽排尽釜内空气后密闭高压釜,控制釜内饱和水蒸气压为 0.2~0.8Mpa,水解10分钟~5小时,可制得混合水解物;停止加热,降温排汽,取出混合水解物冷却至5~20℃之间,用 3~5倍重量10~20℃之间的蒸馏水离心洗涤2~4次,所得沉淀物再真空干燥;用常规方法从沉淀物中分离提纯异槲皮苷和槲皮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制备槲皮素的方法存在工艺复杂繁琐、反应时间长,产品纯度低达不到国际标准、存在污染、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芦丁制备槲皮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芦丁制备槲皮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采集到的槐花蕾在100~120℃水蒸气的中蒸10~15min消除降解酶,取出蒸好的花蕾依次进行晾干、粉碎、渗漉,对渗漉后得到的溶液过滤除渣,得到粗提液。
步骤b:在步骤a得到的粗提液中加入絮凝澄清剂,絮凝澄清剂和粗提液的比例为1~5g:100L,加入絮凝澄清剂后轻轻搅拌使絮凝澄清剂在粗提液中均匀分布,再静置20~40min,使杂质析出并除去析出物,在溶液中加入抗氧剂、络合剂后,加入混合酸溶液调整pH至3.0~5.0,得到酸解液。
步骤c:将步骤b得到的酸解液在温度为150~200℃、压力为0.05~0.75Mpa的条件下水解0.5~2.5小时,得到混合水解液,使其温度冷却至20~30℃后,按照混合水解液:水=1L:20~30L的比例冲入水,使槲皮素沉淀析出,分离得到槲皮素产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a中的渗漉用到的浸取溶液为碳酸钠、亚硫酸氢钠、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碳酸钠、亚硫酸氢钠、氯化钙在浸取溶液中的含量分别为15~30%、15~30%、10~4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b中用到的混合酸为盐酸HCl、硫酸H2SO4、冰醋酸中任两种或是三种的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抗氧剂柠檬酸、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硫醚(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四季戊四醇酯〔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维生素C、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络合剂为酒石酸、庚糖酸盐、葡萄糖酸钠、海藻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中的任一种或是他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大鹏,未经徐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2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鲥鱼肉丸
- 下一篇:一种内外燃高压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