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0.85Se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1446.7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孔林;张再先;魏先文;孙健;李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57 | 分类号: | B01J27/057;B01J35/02;C01B19/04;C07C213/02;C07C215/7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ub 0.85 se 催化剂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Co0.85Se催化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具有束状结构,束状结构的长度为0.8~2.5微米,束状结构的直径为300~800纳米。
2.一种Co0.85Se催化剂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化学催化上的应用;所述化学催化是在对硝基苯酚的催化加氢反应。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Co0.85Se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可溶性的钴盐和尿素溶于多元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置于反应釜中,水热反应,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5次,于40~8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Co(OH)1.1(CO3)0.35Cl0.2·nH2O前驱体;
B、将Co(OH)1.1(CO3)0.35Cl0.2·nH2O前驱体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前驱体溶液,在搅拌下逐滴加入现配的硒化氢钠溶液,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即获得Co0.85Se催化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可溶性钴盐为含有结晶水或不含结晶水的氯化钴,钴离子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1-1.0mol/L,尿素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1~20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多元醇剂为甘油,混合液中甘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水热反应,条件为120~200℃水热反应3~1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25–5g/L,硒化氢钠的浓度为0.5~2mol/L,所用前驱体溶液与硒化氢钠溶液体积比1~20: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热反应,条件为100~160℃下反应2~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4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链式微孔曝气器
- 下一篇:传输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设备以及汽车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