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源转换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9262.7 | 申请日: | 2014-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腾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新型 结构 双电源 转换开关 | ||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动触头部和静触头部,所述动触头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动触点单元和对称设置的一对引弧动触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部包括:
对称设置的一对静触点单元,其对应所述动触点单元的位置布置;
对称设置的一对架体单元,其对应所述引弧动触头单元的位置进行布置;
对称设置的一对引弧静触头单元,其分设于所述一对架体单元上、并与所述架体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且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初始位置时沿着从所述架体单元的底部向顶部逐渐倾斜的方向布置,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初始位置时其顶部相距所述架体单元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静触点单元相距所述架体单元的底部的高度;
所述架体单元包括:
至少一座体,其平铺设置,所述座体的相对两端沿垂直于其自身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折弯部;
至少一轴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轴体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套于所述轴体上、另一端向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的底部延伸;
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的底部折弯形成支撑部,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的底部配合所述支撑部设置有台阶面,所述支撑部卡于所述台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动触头单元和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为铜钨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动触点单元和所述静触点单元为银钨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部还包括一截面呈U形的基座,所述架体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的U形槽内,所述U形槽的相对两侧槽壁的顶端沿垂直于所述槽壁的方向向两外侧延伸有折弯部,所述静触点单元设置于所述2折弯部上,所述静触点单元相距所述U形槽的槽底的高度低于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初始位置时其顶部相距所述U形槽的槽底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部具有动触头本体单元,其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引弧动触头单元具有与所述燕尾槽匹配的连接部,所述引弧动触头单元通过所述连接部嵌设于所述燕尾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动触头单元上与所述引弧静触头单元的接触面为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92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