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88351.X | 申请日: | 2014-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彬;侯佩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气溶胶 病毒性 腹泻 病毒 方法 | ||
1.一种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采集气溶胶样本;
(2)提取气溶胶样本中病毒的RNA和cDNA;
(3)检测:以上述提取的cDNA为模板,采用试剂盒进行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具体如下:
所述试剂盒由特异性引物、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质粒pEASY-T3-B1、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和ddH2O组成;
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阳性质粒pEASY-T3-B1由序列为SEQIDNO.9所示的DNA片段与pEASY-T3载体相连接后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特异性引物选自①通用检测引物对或/和②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鉴别检测引物对;
所述通用型检测引物对的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RT-F为5′-TGGTGAGTTCGTTGGATGGCTTAA-3′;
下游引物RT-R为5'-CCCTATCAGGCTGTATTCGT-3';
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鉴别检测引物对的序列如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鉴别检测引物对:
上游引物RT-1-F为5′-TGAGTACAGGGTAGTCGTCAGT-3′;
下游引物RT-1-R为为5′-GCCTCTGCAGCACCCTATCA-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鉴别检测引物对:
上游引物RT-2-F为5′-AGTCTCGAGATGCCATGTGGACGA-3′;
下游引物RT-2-R为5′-GTCTCTGCTACACCCTATCAG-3′;
(4)建立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建立阳性标准质粒的标准曲线,以及扩增体系的溶解曲线;
(5)判断:当所用特异性引物为通用检测引物对时,若溶解曲线为S型曲线,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若溶解曲线为一条直线,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不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当所用特异性引物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鉴别检测引物对时,若对应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鉴别检测引物对的溶解曲线为S型,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若溶解曲线为一条直线,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不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I型;
若对应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鉴别检测引物对的溶解曲线为S型,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若溶解曲线为一条直线,则表明气溶胶样本中不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Ⅱ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集气溶胶样本的方法为:采用全玻璃液体冲击式采样器,以10mLpH值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为采样介质,按照12.5L/min的采样流量采集20min,收集气溶胶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提取RNA和cDNA的方法为:将采集到的10mL气溶胶样本在4℃下12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1mL,应用病毒RNA试剂盒提取病毒的总RNA;将RNA提取物溶解于50μLRNAase-free水中,按照FermentasRevertAidTMFirstStrandcDNASynthesisKit说明书进行RT-PCR反应,得到cDN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PCR的扩增反应体系为20μL:2×SYBRPremixExTaqII10μL,模板2μL,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0.5μL,RNaseFreeddH2O7μL。所述的定量引物对中,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均为0.25μ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气溶胶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PCR的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30s,然后按照95℃变性5s、65℃退火延伸30s,进行40个循环;溶解曲线为95℃5s、65℃60s、95℃Continuous;最后50℃30s结束反应。温度转换率为20℃/s,在每个循环的延伸结束时进行荧光信号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83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传输线通信信号通过装置与其信号传输线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防水抗拉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