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自由度调节重心功能的两轮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7106.7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8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山;刘羽白;姜世公;戴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由度 调节 重心 功能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重心调节功能的两轮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作为重要的环境友好型康复工具,是下肢瘫痪病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性能优越的轮椅也在方便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帮助他们重拾工作和学习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现有的电动轮椅,如“一种角度可调的电动轮椅”【CN201310252851.0】,“一种新型电动轮椅”【CN201120148623.5】均采用传统的四轮结构,占据空间较大,很难在空间相对狭小空间内应用。另外如“一种可重构轮退复合式轮椅车”【CN201310165449.9】,“一种新型轮-履复合式电动轮椅”【CN201220565833.9】,结构复杂,体积质量大,不适于日常应用。相比两轮轮椅则在转向等移动性上优于传统四轮结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等优势。
现有的载人两轮技术通过检测人的重力变化已达到自平衡状态。如“基于两轮自平衡重力感应控制的机器人控制系统”【CN201310136040.4】,“平衡装置、方法和两轮机器人”【CN201010534303.3】。此类系统需要操纵人不断改变自身重心(前倾或者后仰身体)控制两轮机器人,特别是在上下坡时,这种操纵方式不适于病人和老人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自由度调节重心功能的两轮轮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多自由度调节重心功能的两轮轮椅,它包括:座椅机构、车轮以及自平衡机构,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座椅机构下方的配重机构;
所述配重机构由多个电动推杆与配重块组成,多个所述电动推杆的呈圆周等距排列,其推杆的末端呈向外辐射状并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初始状态时,所述电动推杆均处于收缩状态,在所述轮椅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电动推杆移动所述配重块使所述轮椅的重心发生改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增加自由度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轮椅在移动和转弯的便捷性,使轮椅更适于在室内等狭小空间内应用;通过控制配重块达到改变两轮助步轮椅机器人重心的目的;这样,在两轮轮椅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椅面水平,乘坐感受与传统的四轮轮椅相似。
(2)在两轮轮椅转弯过程中,引入配重机构改变两轮轮椅重心,使得转弯过程更加平稳、顺畅,提高了轮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配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全速前进时的运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原地转弯时的运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下坡时的运动示意图;
其中,1-座椅机构、2-车轮、4-驻车轮、6-控制面板、7-驻车架、17-配重机构、18-电动推杆、18-1后电动推杆、18-2左后电动推杆、18-3左前电动推杆、18-4前电动推杆、18-5右前电动推杆、18-6右后电动推杆、19-配重块、19-1后配重块、19-2左后配重块、19-3左前配重块、19-4前配重块、19-5右前配重块、19-6右后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具有多自由度调节重心功能的两轮轮椅,它包括:座椅机构1、车轮2以及自平衡机构,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座椅机构1下方的配重机构17;
参见附图2,配重机构17由多个电动推杆18与配重块19组成,多个电动推杆18的呈圆周等距排列,其推杆的末端呈向外辐射状并与配重块19连接;
初始状态时,电动推杆18均处于收缩状态,在轮椅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8移动配重块19使轮椅的重心发生改变。
参见附图3,本例中的,电动推杆18的数量有六个,它们是:后电动推杆18-1、左后电动推杆18-2、左前电动推杆18-3、前电动推杆18-4、右前电动推杆18-5和右后电动推杆18-6,相应的配合有:后配重块19-1、左后配重块19-2、左前配重块19-3、前配重块19-4、右前配重块19-5和右后配重块19-6;
参见附图4,轮椅前进时,前配重块19-4向外伸出,根据需要速度越快,前配重块19-4向外伸出距离越长,若前配重块19-4达到极限位置后仍需加速则令左前配重块19-3与右前配重块19-5同时向外伸出,左前配重块19-3与右前配重块19-5达到极限位置后,轮椅全速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7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