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6781.8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龙;湛红晖;李启东;严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韩凤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序列 线性规划 叶片 模型 截面 曲线 直接 构造 方法 | ||
1.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由形态学创建散乱点云模型的三维图像,提取截面有序点集,经能量法光顺后构建3次B样条曲线;
S2:通过控制弦高将样条曲线离散为多个样点,在点云模型对应三维图像上创建每个样点的k邻域,并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计算每个样点在点云模型上的垂足;
S3:建立截面样条曲线和点云模型之间的距离函数,计算一阶微分增量,构建序列线性规划模型,通过规划求解得到样条曲线控制点集的微分增量;
S4:将截面样条曲线的控制点集与微分增量相加得到新的控制点集,更新样条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从图像中提取截面有序点集的方法具体为:
(a)由从三维图像中截取的截平面,转换为二维图像;
(b)采用“十”字结构元对截平面图像进行腐蚀;
(c)对腐蚀前后图像进行减操作提取有序边界环,将像素转换为点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创建k邻域的方法具体为:
(a)计算样点在三维图像中的像素坐标g,以其为中心,通过半径为R=3的球形结构元获取邻近点集,若点数超过k,则转到步骤(c),否则继续执行下一步;
(b)在(R,R+1]的结构元中继续获取相关点集,直至点数超过k;
(c)选择欧氏距离最近k个点作为样点的k邻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建立截面样条曲线和点云模型之间的距离函数,计算一阶微分增量的方法为:
dq,P(w+Δw)=‖q(w+Δw)-q⊥‖2
式中,dq,P(w+Δw)表示样条曲线上的样点q到点云模型P的距离,w为样条曲线的控制点集,Δw为控制点集的微分增量,q(w+Δw)表示控制点集发生微分扰动后的样点,q⊥表示垂足,且认为控制点集发生微分扰动前后,垂足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构建序列线性规划模型具体为:
通过误差ξ控制样条曲线上每个样点的距离函数,对误差ξ建立优化模型为,
minξ
s.t.|dqi,P(w)|≤ξ,i<1,2,…,N
其中,dqi,P(w)表示样条曲线每个样点和点云模型之间的距离,N表示样条曲线上离散的样点数;
通过截面曲线和点云模型之间的一阶微分增量,将上述优化模型转换为线性序列规划模型进行求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4重复迭代执行,直至截面样条曲线满足预定的容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序列线性规划的叶片点云模型截面曲线直接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点云模型通过非接触式测量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7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理用分发药物辅助器
- 下一篇:一种药剂科用取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