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带鱼产地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86263.6 申请日: 2014-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4101579A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周宇芳;郑斌;相兴伟;杨会成;肖金星;孟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21/3563 分类号: G01N21/3563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3161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检测 带鱼 产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检测带鱼产地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快速、精确度高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快速检测带鱼产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又称牙带、白带鱼、刀鱼等,属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动物,为暖温性中下层集群洄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泥质海底,以各种鱼类、毛虾和乌贼等为主要食物,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广泛分布于世界的温、热带海域(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居多)。

带鱼鱼体显著侧扁,延长成带状,尾细长如鞭,一般体长60~120厘米、体重200~400克。头窄长而侧扁,前端尖突。两颌牙发达而尖锐。眼大、位较高,眼间隔平坦、中间微凹。体表光滑,鳞退化成表皮银膜,全身呈富有光泽的银白色,背部及背鳍、胸鳍略显青灰色。背鳍长,起点于鳃孔后上角沿背部齐长,臀鳍不明显,只有鳍棘刺尖外露。无腹鳍。

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细刺,食用方便,营养价值高,是倍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海洋鱼类。具有补虚、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于体虚、乳汁分泌不足、外伤出血等症。同时,从带鱼表皮银膜中提取的咖啡因,可做照相工业和医药工业原料;提取的6-硫代鸟嘌呤制成药或治急性白血病,胃癌及淋巴肿瘤等,带鱼肉还可制取水解蛋白注射液。 

带鱼是我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我国东海、黄海、渤海、南海和北部湾均产,其中以东海产量最大(70%,2006),南海产量较少,浙江、山东沿海是产量较多的海区。1990年以前,东海区最高年产量为52.8万吨(1974年),浙江省为34万吨,占东海区的64%,1974年后产量开始滑坡,全省产量在20-30万吨之间,1989年降至最低,只有19.5万吨。自1989年开始,实施产卵带保护区,并开发外海带鱼资源,1995年又开始伏季拖网和帆张网休渔措施,是90年代以来的带鱼产量增长较快,从1990年24万吨1995年上升到58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达到65万吨,2010年达118万吨。但是,带鱼产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带鱼资源的好转,带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严重,冬汛捕捞群体当龄鱼比例从1967年20.5%,1982年上升到59.3%,90年代前期平均为71.1%,90年代后期达到78.2%,目前达到82.3%,可见带鱼捕捞群体以当龄的捕捞群体为主,带鱼产量的增长靠强化捕捞所得,带鱼资源处于生长型过度捕捞状态。

舟山带鱼,由于其所处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鲜度和质地同其他地区相比独占鳌头,是全国首批海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拥有者。但是,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利益,常以其他产地的带鱼冒充舟山带鱼,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破坏了舟山海鲜的商誉。

于1997年9月发表水产学报第21卷第3期中有一篇关于东海带鱼种群鉴别研究的报道,通过对取样于东海不同海区29批2168尾带鱼鱼体的各项形态性状的观察、计测、并应用数学方法对性状差异进行统计比较和群体间聚类分析,结合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带鱼,不论近海或外海的群体,相互间的形态特征基本酷似,呈现出密切的关系,从而确认它们为同一种群。这种方法来检测带鱼产地或者带鱼种群时间花费过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带鱼产地难确定、没有一种快速有效检测带鱼产地方法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快速、精确度高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快速检测带鱼产地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检测带鱼产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构建不同产地带鱼的标准指纹图谱;(2)根据标准指纹图谱建立不同产地带鱼的判别函数;(3)以相同方法建立待测带鱼的指纹图谱;(4)根据待测带鱼指纹图谱上吸收峰的透过率值代入步骤(2)得到的判别函数中,比较判别函数值以确定待测带鱼的产地;

判别函数的公式分别为:

F舟山=-112.862X1+734.682X2+134.988X3+203.326X4-862.139X5-814.190X6+457.559X7+128.422X8-819.2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